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免疫Caspase-6对HER2阳性肿瘤特异性杀伤的研究

许彦鸣  王立锋  贾林涛  赵晶  张立红  王成济  杨安钢  
【摘要】:正 caspase-6是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属于效应Caspase分子,是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重要的执行分子之一。Caspase-6通常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合成,只有当凋亡信号刺激时,上游分子被激活后,才经剪切后重组成活性形式。有报道中将Caspase-6的大小亚基进行重排,可以得到一个晶体结构与天然活性Caspase-6分子非常相似的分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智勇,吴亚群;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2 李洪胜,王远东,刘健雄,邵中夫,甘岫云,陈贵全;EGFR与HER2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23期
3 陈灿铭,沈镇宙,邵志敏;癌基因HER2与乳腺癌的治疗[J];中国癌症杂志;2000年05期
4 毕锋,焦顺昌,苗继延,樊代明;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生物治疗临床应用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03年05期
5 王俊杰;三苯氧胺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6期
6 郭华,魏兵,张红英,刘关键,步宏,郎志强,汤曦,戴晴晴,陈卉娇,周勇;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7 张军一,麦国丰,郑航,罗荣城,宋海珠,缪景霞,季晨阳,丁彦青;乳腺癌HER2、EGFR表达与生存期的相关性[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8 葛棣,冯明祥,曾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食管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5期
9 任辉,张研,姜涛,边学海,郑泽霖;HER2×CD3双抗体治疗过度表达HER2基因裸鼠乳腺癌及其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10 姜永军;章宜芬;孙则禹;;HER2与前列腺癌[J];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08期
11 程波,仇登波,帅晓明,李治;乳腺癌中HER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12期
12 李晓玲;徐建明;宋三泰;;曲妥珠单抗耐药机制及对策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年04期
13 张莉;袁丽君;段云友;;乳腺癌影像诊断并非一家之言[J];医学争鸣;2010年05期
14 宋印利;孙淑娟;;HER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08期
15 张凯;王中义;David Zhang;李春;生李红;刘铜军;;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0期
16 麦国丰,马树东,宋海珠,缪景霞,刘来昱,罗荣城,季晨阳,丁彦青;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p53表达对生存期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32期
17 焦德,任国胜;HER 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18 陈阵,李长征,王哲海;乳腺癌HER2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年02期
19 张雷鸣;张剑宁;杨双武;董超;方丹东;李娟;陈晓燕;;胶质瘤细胞系A172、U251、U87和SHG-44中HER2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02期
20 黄宝俊,徐惠绵,李凯,王怀宇,张昊,田大彤;联合检测多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彦鸣;王立锋;贾林涛;赵晶;张立红;王成济;杨安钢;;免疫Caspase-6对HER2阳性肿瘤特异性杀伤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智琦;;MAP_2基因转染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任新玲;马进;李圣清;张艰;吴昌归;李志奎;付海京;王涛;张瑞;贾林涛;钱桂生;杨安钢;;肺癌细胞HER2表达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沈国栋;吴敏;程联胜;刘兢;;细胞内抗体对高表达HER2人乳腺癌和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郑骏年;孙方浩;李望;毛立军;刘俊杰;温儒民;孙晓青;;荷载hTERT siRNA的条件增殖型腺病毒抑制肾癌生长的体内外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邵士珺;万华;吴雪卿;瞿文超;;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复发转移中HER2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军叶;郭鹞;郭国祯;;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肿瘤乏氧靶向性基因治疗[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卜友泉;丁嵩涛;魏丽丽;张琴;罗耀玲;易发平;宋方洲;;人hIL-24△103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对A549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骏年;孙方浩;李望;毛立军;刘俊杰;温儒民;陈家存;;荷载Ki67 siRNA的条件增殖型腺病毒抑制肾癌生长的体内外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尹嘉;楼美请;陈左权;陈先震;;局部注射内皮抑素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G422小鼠胶质母细胞皮下荷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HER2在大肠癌中的异常表达与HER2抑制剂在大肠癌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任君琳;新型Immuno-caspase6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杀伤及转位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徐建国;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陈雄;携带内皮抑素基因增殖型腺病毒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王亚轩;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陈县城;白介素(IL)-12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抗肿瘤形成与抗转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苏国强;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靶向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聂明明;hTERT启动子调控的增殖型腺病毒携带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李月敏;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CNHK 500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10 贾俊;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内皮细胞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炜;针对HER2的RNA干涉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谭翠;胃癌中HER2基因扩增及HER家族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D];中山大学;2012年
3 麦国丰;HER2、P53、ER、PR、EGFR、病理分期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王进;乳腺癌HER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5 高洋;Her2siRNA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贺媛琪;HER2对COX-2/PGE2/P450arom信号通路的调控在裸鼠子宫内膜癌模型中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栋;胃癌中HER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D];吉林大学;2011年
8 袁丰瑞;抗HER2小型化抗体与人β防御素Ⅱ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吴曙华;运用IHC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HER家族成员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刘喜波;激素受体与HER2在乳腺癌不同制片技术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述湘;乳癌靶向治疗呼唤HER2检测标准化[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刘梅;罗氏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赫赛汀对HER2阳性胃癌患者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李进 杜祥 本报记者 王玲玲 整理;胃癌患者也要做HER2检测[N];健康报;2011年
4 白京丽;我国启动大规模HER2乳腺癌检测质控认证项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记者 靖九江;胃癌治疗亦需区分HER2是否阳性[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旭;Her2阳性乳腺癌针对性治疗亟待医保助力[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张岑;九成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错过治疗良机[N];健康报;2011年
8 记者 靖九江;重视HER2阳性乳腺癌的基础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张晓松;规范HER2检测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郑智敏;靶向治疗关键是找准“靶”[N];医药经济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