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摘要】:正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的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毫无疑问,这些变化(包括最为显著的大气中
|
|
|
|
1 |
李铎,徐建芳,李月辉;中国水资源持续发展策略[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2 |
左大康,刘昌明,许越先;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82年01期 |
3 |
;本刊将开辟“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专栏[J];地理研究;1982年01期 |
4 |
靳沾;尽早实施南水北调是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保证[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6期 |
5 |
王显勇,杨淑华;南水北调与山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山东水利;2002年02期 |
6 |
张昌信,李梅;南水北调是石家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J];河北水利;2002年05期 |
7 |
陈坤;解决华北水危机可选方案成本探讨[J];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
8 |
郭全中,傅晨;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J];科学.经济.社会;2001年01期 |
9 |
杨马林;献三条河流给北国[J];水利天地;2003年05期 |
10 |
李生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对策——水资源短缺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1 |
蔡为武;黄河水资源矛盾及其出路探讨[J];人民黄河;1996年06期 |
12 |
张兆鑫;;漳卫南运河的水环境质量与南水北调水质预测[J];海河水利;1985年05期 |
13 |
张蔚榛;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南水北调中的作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3年04期 |
14 |
王涛,任稳柱,方月华;南水北调后保定市的水资源联合运用及对环境的影响[J];海河水利;1995年06期 |
15 |
;南水北调──访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陈传友研究员[J];资源.产业;1999年04期 |
16 |
耿六成,冯战洪,赵玲;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S1期 |
17 |
王英虎;南水北调与河北省水资源管理刍议[J];河北水利;2004年03期 |
18 |
孙颖;叶超;韩爱果;何政伟;;北京地区水资源养蓄方案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6期 |
19 |
;北京水资源现状[J];北京观察;2009年08期 |
20 |
刘延红;;南水北调源头——河南淅川丹江口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机遇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