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颗粒材料在p-q半平面的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以压缩为主的幂函数模型和以剪切为主的双曲线模型。本文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在等应力比路径上,两类模型的模量比值与p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并据此建立了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简化计算模型。文章还结合实例分析了应力路径对高层建筑变形计算的影响。
|
|
|
|
1 |
李丽慧,王清,王剑平,王年香;真空排水预压下土体变形的应力路径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
2 |
董建国;张问清;赵锡宏;;土的三轴试验强度指标的应力路径分析法[J];工程勘察;1986年05期 |
3 |
李强,王靖涛;砂土数值建模和有限元分析[J];土工基础;2004年03期 |
4 |
高正中,张青云;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土坡稳定分析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5 |
余锦州;软基桥台倾倒原因及防治[J];广东公路交通;1998年03期 |
6 |
徐远杰;潘家军;楚锡华;孔科;;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堆石料本构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6期 |
7 |
曾静,王靖涛;饱和粘土本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8 |
徐建平,谢伟平;典型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路径及土动力分析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年02期 |
9 |
王靖涛;岩土本构关系的特殊性和统一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4期 |
10 |
石坚;贺建飞;李敏;;应力路径对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J];路基工程;2006年01期 |
11 |
高正中,胡德金,张青云;复杂应力路径下土的本构模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7年05期 |
12 |
吴兴征,栾茂田,阴吉英;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弹塑性有限元计算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13 |
兰四清;考虑土的剪胀性和应力路径的非线性模型的研究[J];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
14 |
龙立华;赵新;;应力路径对基坑变形性状的影响对比分析[J];浙江建筑;2008年02期 |
15 |
刘祖德;土石坝变形计算的若干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
16 |
袁静,龚晓南;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性状若干问题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5期 |
17 |
刘维宁,张弥,华成;开挖作用对基坑周围地层工程性质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
18 |
韩高升;基坑土体变形性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9 |
吴桐金;;卸荷软土的应力路径及对强度影响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21期 |
20 |
肖建春;韩志刚;孙芳宁;;HSS-H刚性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