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熊学玉黄鼎业  
【摘要】:正预应力混凝土是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它被我国“八五”、“九五”计划中列为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日益体现出: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相互融合,并相互促进:新型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相互结合,正为预应力技术开拓出新的研究内容;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使得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与钢、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小军;金广谦;赵亚军;张艺凡;;预应力碳/玻混杂纤维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08期
2 穆祥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创新和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3 董石麟;庞礴;袁行飞;;一种矩形平面弦支柱面网壳的形体及受力特性研究[J];空间结构;2011年03期
4 王子方;;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5 张卫国;;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6 胡昊;;小议PFRC梁的工艺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7 郑锐谋;;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8 王琳;张晓曦;;论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16期
9 邢现军;;等应力束技术的设计与施工[J];预应力技术;2011年03期
10 李贵龙;;公路桥梁常用预应力加固技术及其特点[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11 鞠凤森;;道路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特点[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张增辉;;预应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市政技术;2011年S1期
13 王伟;;预应力技术在我国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4 欧雅玲;;预应力技术在梁和板中的综合运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7期
15 王浩;;预应力梁板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16 刘明明;王东亚;张健;;PHC管桩在武黄城际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7 胡正平;李婷;赵楠;李蕊;;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J];建筑结构;2011年09期
18 吴杰;;预应力短钢束张拉时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J];市政技术;2010年S1期
19 乐贵平;聂永明;刘明保;陈文渊;李源潮;任正录;戴军;宫剑飞;曹媛萍;吕亮;徐凌;聂祺;李志文;;大空间预应力结构在宋家庄站后区间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0年S2期
20 韦雷;;浅析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学玉;黄鼎业;;预应力技术的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含量[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林太珍;;加强推广应用,把预应力技术推上一个新水平[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3 陆赐麟;王冬梅;;预应力技术首次在我国超高层钢结构中的成功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欧阳克武;;预应力技术在大跨超高轻型龙门吊机上的应用[A];第八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陆赐麟;王冬梅;;预应力技术首次在我国超高层钢结构中的成功应用[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何德湛;;浅谈预应力技术在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推广和应用[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杜拱辰;;预应力混凝土在21世纪土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明;陈扬骥;李宪立;;现代预应力技术在我国空间网格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郑捷简;蒋本治;顾建刚;;超速预应力技术在透平机械中的应用[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俊;冯大斌;;预应力技术回顾与展望[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卓静;高强度复合材料FRP片材波形齿夹具锚锚固系统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陈东兆;后张拉预应力成形鞍形网壳的成形和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健;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经济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2 魏玉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程东霁;自动扶梯金属刚架结构的分析及其优化[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春玉;预应力空间钢结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韩应军;局部张拉预应力筋加固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6 张国辉;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预应力拆除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士昌;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空间钢屋盖结构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肖震;电热法在预应力技术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谢华;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10 成福强;大跨度大柱距预应力拟“肋型屋盖”空间钢网格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贵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南;预应力技术施工楼顶操场[N];中华建筑报;2003年
2 盖爽;北京建研院科研成果备受关注[N];建筑时报;2008年
3 通讯员 林鹤雄 记者 张申芬;建科预应力技术拓出大市场[N];上海科技报;2001年
4 记者 马爱平;我研发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体系[N];科技日报;2009年
5 流阳;大跨度预应力技术进住宅[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关于大跨度预应力技术[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范重;国家体育场钢结构设计优化方案[N];中国建设报;2005年
8 方洪;“上挂下托”技术破解国内巨型钢框架结构施工难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王曦;鹅翎飞处心相随[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铭辉;陈惠玲:独步“预应力世界”五十年[N];建筑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