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关于黄土高原农村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的若干思考

王俊杰  
【摘要】:正提出人—地系统源状模型,以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塬面代表经济生态系统,塬面之外的坡地为自然生态系统,后者起着支撑和维护前者的作用,是经济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也可称之为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同样受到人类的干扰,当超过其承受能力时,生态环境就会恶化.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环境易于恶化的本底因素是黄土疏松易蚀、多暴雨、生态系统脆弱等,人为因素则是引发和强化这一过程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贫困,农村经济落后;二是没有健全的约束机制以限制人们侵占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坡耕地改梯田和退耕还林(草)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项重要措施,都是默认了侵占自然生态系统行为的既成事实,如果毫无限制地盲目实施,同样有可能导致严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翔;平凉地区黄土高原建设方向和怎样起步的初步设想[J];中国水土保持;1980年02期
2 石玉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及其合理利用问题[J];资源科学;1980年04期
3 盛彤笙 ,任继周;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与农业格局[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07期
4 张留征;关于改善陕北农民生活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08期
5 本刊特约通讯员;;我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任务[J];陕西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6 董文朗;;我国西北区农业生产布局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7 孔恩林;;山西省进行牧坡草地资源普查[J];中国草地学报;1980年02期
8 白云飞;;论浅山改造[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9 马建猷;;农业现代化的范畴及实施步骤[J];今日种业;1980年04期
10 郑定福;;建议改变束缚农业发展的两项政策[J];中国农村观察;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照宇;;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事件与环境变迁[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吴锡浩;安芷生;;关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第四纪环境动力学研究的浅见[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唐克丽;贺秀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侵蚀环境调控[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4 刘万铨;;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5 罗伟祥;;加速森林植被建设是实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安芷生;张信宝;周杰;李小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黄土旱地水份保持[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7 贺秀斌;唐克丽;;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潜势及其途径[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8 杨文治;;黄土高原的土壤水环境与农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9 刘万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10 唐克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关键性问题的研讨[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晖;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赞;柠条锦鸡儿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查小春;汾渭盆地全新世古洪水和侵蚀沉积事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齐爱国;人文生态的理想[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6 周旗;关中平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董林水;晋西基岩山地与黄土丘陵区生态过渡带植被特征及生态恢复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张少文;黄河流域天然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及其预测[D];四川大学;2005年
9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周斌;晚新生代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与气候环境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源;云南主要湖泊旅游环境效应及调控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孔祥杰;西部生态经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杨旭煜;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4 成文利;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燕;中国兰科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贾泽祥;黄土高原山坡地水土流失及其对生产力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7 董锦绣;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山地型案例研究——佳县大西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宋虎强;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台塬型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杨俊峰;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平原型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涛;陕北退耕还林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开封市地下淹埋七座城[N];北京日报;2000年
2 郝智 武利厚;我国又一特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将建成[N];中国企业报;2000年
3 张苓;提高西部资源开发的质与效[N];中国冶金报;2000年
4 刘纪生 王继武;窑洞情结[N];中国冶金报;2000年
5 墙材;保证金促自然生态恢复[N];广东建设报;2000年
6 史念海 吴宏岐 朱士光 萧正洪 侯甬坚 甘枝茂 李国平 王社教 李令福;推进西部开发 再造秀美山川[N];光明日报;2000年
7 樊建勇;庆阳加快黄土高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8 张彩丽;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生态农业问题[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9 彭剑利;华中地区最大生态旅游区完成总体规划[N];湖北科技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石雨 通讯员 鲍庆祥;婺源可为一个大规模生态文化旅游园[N];华东旅游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