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和四勋  
【摘要】:正一、工程概况大连希望大厦位于大连市中心,火车站附近,渤海饭店、森茂大厦、民航大楼旁边,五惠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劳动公园斜对面,建筑面积8.9万 m~2,高170m, 地下3层,地上40层,为内筒外框预制预应力梁与预制预应力叠合板的现浇结构, 其中2~39层使用了先张法高强钢丝钢绞线预应力预制板与梁。该工程由日山崎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思云,杨成林;高效预应力叠合楼盖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00年01期
2 和四勋;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梁板施工[J];建筑施工;1998年04期
3 刘惠霞;王守剑;;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式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2期
4 龙新艳;预应力叠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00年05期
5 顾泰昌;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预应力砼叠合板》图集87SG439修编简介[J];施工技术;1992年12期
6 徐有邻,李晓明;关于我国住宅楼盖结构形式的讨论[J];建筑结构;2001年04期
7 刘子洁;世构体系中的叠合板应用[J];房材与应用;2003年03期
8 王敬勋;王宇;马晓光;;某高层建筑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的应用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4期
9 李盛衡;高强钢丝钢绞线预应力单T板用于18米跨单层轻工厂房的试验与施工[J];施工技术;1982年02期
10 龙成付,刘令芝;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工程实践[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11 孙利辉;李宁;;关于我国住宅楼盖结构形式的讨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12 杨建国,胡浩;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实践[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3 ;高强钢丝、钢筋、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J];建筑学报;1974年04期
14 朱茂存;大跨夹芯叠合板[J];施工技术;2002年12期
15 朱茂存;大跨夹芯叠合板[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03期
16 徐有邻,王晓锋,程志军,刘刚;大开间预应力楼盖的研究[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17 阎元海;;现浇柱预制梁框架的几种施工方法[J];建筑技术;1984年12期
18 张来芳;;高强钢丝在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1991年04期
19 蒋青青,王新民,刘汉朝,黄赛超;混凝土倒“T”形叠合板承载力的计算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0 乔建伟,赵祎,张建红;C50梁板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四勋;;大连希望大厦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梁板施工[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2 王大辉;苏艳丽;;浅谈预制梁施工工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邢士伟;冯泉钧;林文力;;先张法预应力台座的改进[A];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熊丹安;;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抗剪性能研究[A];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5 南建林;徐传衡;马生男;;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研制[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樊骅;叶乃阔;谢其盛;;叠合板半预制装配式地下车库施工工艺[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艳春;郭乐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与薄板受弯承载力相关性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王心方;黄林根;;25m先张钢绞线与无粘结混合配筋空心板[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9 蒋青青;刘汉朝;;掺UEA膨胀剂高性能砼在倒T形叠合板楼(屋)盖工程中的应用[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义侃;黄志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砼管桩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文雄;基于新型弯起器的折线配筋先张梁力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岳建伟;灌芯纤维石膏墙板结构的计算模型及受力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波;张拉索膜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陈东兆;后张拉预应力成形鞍形网壳的成形和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连星;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及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成安;混凝土叠合板力学性能及动态数值模拟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周宏庚;带竖向拼缝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墙板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3 刘华;预制预应力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陈占锋;地下结构混凝土倒T形叠合板楼盖双向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晓锋;单向预应力双向叠合板楼盖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宋志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设计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阴麒麟;多高层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抗震性能弹塑性静力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张丽伟;预应力叠合板受力性能和叠合面抗剪强度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9 赵山;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叠合板结构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潘其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中;第五届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落下帷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记者 李媛 通讯员 刘光远;北京市政混凝土供应创双赢新模式[N];建筑时报;2006年
3 邱汉;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史加庆;从施工角度浅谈楼面裂缝的防治[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原静李德升;住宅工程室内空间尺寸的预控[N];建筑时报;2008年
6 ;静压管桩新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1年
7 善鄯;搅拌站跟着工程走[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博乐市建明建筑安装工作有限责任公司 刘书民;住宅现浇梁裂缝预防措施[N];博尔塔拉报;2007年
9 记者 程云鹤;“鞍山东建制造”大理石看台板安装“沈阳奥体”[N];鞍山日报 ;2008年
10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农民自建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N];新农村商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