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无粘结预应力在地下室设计中的应用

曹建荣  
【摘要】:正位于上海北京路和成都路转角附近的某大厦,是一栋集金融、办公、住宅、休闲、餐饮、商场的多功能综合性商业大楼,包括二层地下室,七层裙房和二栋分别为27层和28 层的塔楼,总建筑面积为7万余平方米,其中地下室8422m~2裙房25266m~2主楼标准层面积878m~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东彬,王金龙,陈捷予;12m 跨无粘结预应力变截面平板楼盖设计研究[J];建筑科学;1997年03期
2 张振儒;;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升板施工[J];建筑技术;1980年12期
3 肖范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J];中外建筑;2002年04期
4 赵权,赵冰;无粘结预应力密肋与井式楼盖应用及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5期
5 薛辉;;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01期
6 孟少平,郭正兴,杨宗放;装配整体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技术;1994年06期
7 陈晓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成都两个工程中的应用简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4年01期
8 王新龙,刘小强,朱蜀光,吴映平;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简化设计估算[J];工业建筑;1997年04期
9 李永;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楼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3年08期
10 郝汝青;大直径筒仓中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3年03期
11 黄真;无粘结预应力节段式桥梁受复合作用力分析[J];上海公路;2003年S1期
12 陈洋;赵静;马天生;;后张法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在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7年04期
13 陈杰;;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5期
14 曹金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次弯矩及其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2期
15 崔永男;;浅谈预应力密肋楼板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24期
16 许平;刘秦生;;单孔预应力基本锚垫板设计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0年16期
17 薛琪,赵世春,王森鹤;无粘结预应力劲性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8 孙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综合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J];建筑结构;2000年08期
19 孙振关,刘乃奎,张志忠,倪四清;无粘结预应力门式刚架施工工艺[J];煤炭工程;2002年08期
20 王敦柱,谢宝军,倪晓刚;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经验——浅析文昌污水厂预应力施工[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荣;;无粘结预应力在地下室设计中的应用[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2 陈庆丰;郭建伟;;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桂建乐;;金马碧鸡坊地下室施工技术[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顾渭建;贺锋;;钢筋混凝土地下室超长结构无缝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今阳;凌建章;罗居刚;徐善杰;;某商业文化广场地下室顶板裂缝分析及处理[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谢国香;;高层建筑广东大厦岩土工程实录[A];高层建筑与桥梁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7 吴志平;杨林德;;钢与碳纤维加固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国标;曾伟明;;在人防等效载荷下用电测法对一般地下室加固改造成防空地下室的实验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韩春美;李东垒;;控制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施工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10 李固华;叶跃忠;;变基氰凝堵漏材料在成都市双龙大厦地下室边墙裂纹治理中应用[A];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健;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陈亚亮;钢纤维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3 唐昌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王冬雁;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节点抗震及震损加固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5 高海;消化池结构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谢晓娜;建筑能耗模拟用楼地和热桥传热计算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高兴夫;超高层建筑施工动态仿真与模糊综合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李延涛;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础隔震与结构控制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陈小英;波形齿系统及其预拉CFRP带体外加固混凝土T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斌;聚丙烯纤维砼在地下室墙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春阳;盐城中央广场地下室机械排烟防火灾的数值模拟[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胜松;大型地下室车库消防措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帆;地下室顶板景观设计工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海旭;加减约束法及其在无粘结预应力折线梁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6 梁德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CAD系统的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陈军毅;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安兆静;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吴迪;无粘结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白玉平;无粘结预应力消化池的结构分析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鹏 何小龙;城市小区建筑亟待“改天换地”[N];江淮时报;2005年
2 本报高级编辑 李泓冰;有感于农民的两则新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孙方玉;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渗漏治理[N];济宁日报;2005年
4 记者 舒涓李婧 通讯员 周方 陈伟秋 陈志飞;广州西塔地下室完工[N];广州日报;2007年
5 戴艳梅;黄枫;村民黄幸福一家的烦恼[N];农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滕礼;人均建筑面积应大于4平方米[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响 盛若蔚;如何打破“地下室”的“天花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8 周美良;世博二分队:在地下室中创造阳光[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9 张之花;成交量“从地板跌到地下室”[N];房地产时报;2008年
10 广东建设报记者 黄穗诚;10层以上建筑均要建防空地下室[N];广东建设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