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土
【摘要】:正送交大会特殊土组的论文共42篇,范围很广,包括黄土、膨胀土,淤泥、冻土、红土、杂填土及人工洞穴等;内容也比较分散,包括微结构、本构关系、地质成因、气象因素,变形、强度,边坡及处理等。根据论文内容的特点及分散性,报告人认为按土类体系加以评述,可能在条理上要好些。尽管这样做,尚存在同一土类论文涉及的问题很不相同的缺限, 考虑到各土类毕竟有其内在联系,比较容易理解。为此将报告按黄土、膨胀土、其它类土分为三大部分,各土类尽量按基本性质、地基变形、强度、稳定、工程应用和处理的顺序综合叙述。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涉及范围又广,加上时间紧迫,很难满足大会的要求,遗漏和错误实难避免,望指正。
|
|
|
|
1 |
任青阳;朱以文;王靖涛;刘特洪;;膨胀土弹塑性本构关系数值建模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10期 |
2 |
黄光寿;;平顶山膨胀土研究[J];工程勘察;1992年02期 |
3 |
王正宏
,殷宗泽
,李兴国
,卞富宗
,施履祥
,柯尊敬;专题讨论总结[J];岩土工程学报;1986年01期 |
4 |
黄兴周;阮永芬;王赭;;膨胀土的微结构特性研究[J];路基工程;2007年04期 |
5 |
谭罗荣,张梅英,邵梧敏,花莉莉;灾害性膨胀土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工程性质[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2期 |
6 |
查甫生;崔可锐;刘松玉;杜延军;吴燕开;;膨胀土的循环胀缩特性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7 |
李生林,刘松玉;试论“合肥膨胀土”的石灰效应[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03期 |
8 |
王桢;无声的地震——浅谈膨胀土[J];铁道知识;1994年02期 |
9 |
龚壁卫,包承纲,周欣华;总干渠膨胀土渠坡处理措施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S1期 |
10 |
余镇麟,廖世文;数学地质在安康膨胀土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5期 |
11 |
陈开山;;多因子函数分析法判别膨胀土[J];工程勘察;1982年02期 |
12 |
梁仁友,邢开第;应用压力灌注石灰法处理膨胀性土[J];铁道工程学报;1988年03期 |
13 |
陈新民;灰色系统理论在宁连一级公路六合段膨胀土判别与分类中的应用[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4 |
汪明武,金菊良,李丽;可拓学在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15 |
张向京,杨果林;膨胀土的化学改良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
16 |
李静文;;满洲里220m变电站膨胀土地基处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1期 |
17 |
谷应成;;旧建筑物膨胀土地基加固处理[J];建筑技术;1987年05期 |
18 |
陈新民,李生林;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灰关联分析法[J];岩土力学;1996年04期 |
19 |
徐永福,龚友平,殷宗泽;宁夏膨胀土膨胀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97年09期 |
20 |
张加桂,曲永新;三峡库区膨胀土的发现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