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标载的~(131)I治疗恶性脑胶质瘤Ⅱ期临床试验的三种给药途径的研究
【摘要】:目的:①通过自愿者的Ⅱ期临床试验,探讨单克隆抗体标载的~(131)~Ⅰ((131)Ⅰ-chTNT)在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②比较经鞘内、经脑动脉和经化疗囊瘤内给药三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56例接受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中分别采用了经鞘内给药的17例,经脑动脉给药有15例,经术中埋置的化疗囊给药24例。给药后3、8天行SPECT扫描,了解肿瘤瘤体、脑内和甲状腺内的放射剂量分布,每周复查血常规,共7周。结果:接受试验治疗的患者KPS积分、临床症状及体征、神经影像的结果分析(治疗后随访10~18个月):肿瘤控制23例(41.57%),部分控制23例(41.07%),无变化6例(10.71%),死亡4例(7.14%)。表明三种给药方法以经化疗囊给药途径最有效;经脑动脉介入给药次之:经鞘内给药较差。讨论:~(131)Ⅰ-chTNT的抗核抗体的特性,使其能特异性地与胶质瘤内坏死细胞的组蛋白结合,将其携带的~(131)Ⅰ对瘤细胞进行近距离杀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对医疗环境的辐射污染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