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蒋斌许勇杨军  
【摘要】:正1引言近年来,基于球函数分解的球面麦克风阵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已广泛应用于波束形成、声场分析等领域。由于球阵列结构的对称性,阵列导向方向可以任意调整且保持波束形状不变,因此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三维声场信息的分析处理。目前,适用于球面麦克风阵列的波束形成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规则波束形成技术、统计优化波束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作春;曾庆宁;;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和ICA的消噪系统[J];声学技术;2008年01期
2 王昆,王宇,蒋蜀革,邢涛,王砚方;数字多波束形成在SHARC处理器上的实现[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9年04期
3 林峰,倪巍,王宗欣;智能天线中一种抑制干扰的波束形成算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张蓓,李学武,郭宁;智能天线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技术与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3年10期
5 贾树恒;豆根生;;智能天线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吴曼青,王炎,靳学明;收发全数字波束形成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7 马静,史小卫;智能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实现[J];电信快报;2002年07期
8 曹运合,张守宏,赵永波;小快拍相干源时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胡鹏;杨士莪;杨益新;;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虚拟阵元波束形成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7年01期
10 张泽杰;周渊平;陈闻;李长春;;基于OFDM系统在pre-FFT域的波束形成[J];通信技术;2011年08期
11 翟海莹;杨小牛;王文勇;;基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盲波束形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2 廉志玲;张小菊;马晓静;;一种基于ADSP-TS201的阵列误差校正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13 潘玉平;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及改进[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14 张棣,张健;线性调频扫描波束线列阵发射系统[J];信息技术;2004年07期
15 曹运合,张守宏,罗永健,王胜华;基于拉伸处理的宽带宽角波束形成技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16 赵燕斌;邱天爽;金涛;;一种基于波束形成理论的盲源分离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3期
17 李洪涛;贺亚鹏;朱晓华;胡文;;基于自适应变换矩阵的数字波束形成方法[J];现代雷达;2011年04期
18 高勇,肖先赐;高信噪比大指向误差环境中的波束形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4期
19 孙胜贤,龚耀寰,王维学;相控阵部分自适应波束形成收发算法[J];电子学报;2002年12期
20 杨莘元,陈四根,郝敬涛;相干条件下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研究[J];宇航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斌;许勇;杨军;;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球面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技术[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2 鄢社锋;马远良;;基于二阶锥规划的稳健高增益波束形成[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唐建生;孙超;;基于子阵合成的宽带波束形成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4 胡鹏;杨士莪;;虚拟阵元的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5 吕杨;刘棱;蔡志明;;数字内插波束形成效能评估[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余江;陈英梅;李敏;;空时块码与波束形成结合方案及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林静然;彭启琮;邵怀宗;;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双波束近场定位及语音分离[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陈琳;钱进;;一种改进的宽带MVDR波束形成[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9 张家为;余珍;;矢量传感器的指向性及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姜斌;韩树平;衣垄讳;;均匀圆阵MVDR波束形成算法研究[A];2009年浙苏黑鲁津四省一市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与协作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宋雷鸣;基于相控麦克风阵列的逆向噪声源识别原理与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孙胜贤;多用户记忆MIMO系统容量与联合收发波束形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蒋元曦;使用波束形成天线的视频多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崔玥;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史兢;智能天线波达角估计方法改进与遗传算法复合波束形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陈阳;水声阵列信号处理理论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陈四根;阵列信号处理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刘洪武;空时分组码系统的优化传输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崔玮玮;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与语音增强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华;自适应波束形成与超分辨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高康强;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3 陶琴;MU-MIMO系统准正交空时编码联合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形成与天线配置[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俊峰;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基于软件无线电实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6 唐建生;时域宽带波束形成方法及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曹东;智能天线中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谷学涛;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王珊珊;低快拍数下稳健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虞静;智能天线中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孟令革;教学课件中如何录制声音[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2 郭长佑;高清晰音频技术:机会与挑战[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徐超;Mvox:主流技术外的创新[N];通信产业报;2006年
4 郑毅;会议室部署细节制胜[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明圆;专业品质 轻松拥有[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本期主持 周晨;“声色俱佳”偶遇“内外兼修”[N];科技日报;2007年
7 ;基于Linux的VoIP[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魅族M8来了![N];电脑报;2008年
9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电教中心 潘少宁;多媒体教室扩音系统的配置与维护(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江西 汤志成;双存储介质的DV——日立DZ-HS303SW[N];电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