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声扩频通信系统误码率研究

黄建波  韩梅  黄海  
【摘要】:误码率模型是水声扩频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扩频技术是通信领域较为成熟的成果,扩频技术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扩频技术在水声通信方面的应用;然后,从声纳方程出发,运用平滑平均场理论,研究信噪比在水声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变化情况,得到误码率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研究典型浅海负跃层环境下误码率的规律。从仿真的结果来看,该模型在原理上基本符合水声扩频通信系统, 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较强的实用性,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建平;吕敬祥;;噪声对混沌系统小波熵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吴磊;程晶晶;孔力;张本庭;;核磁共振测井仪脉冲刻度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7期
3 柴林峰;蒋留兵;林和昀;沈翰宁;;基于TMS320VC5509的核磁共振噪声自适应对消系统的实现[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曹士英;蔡岳;王贵重;孟飞;张志刚;方占军;李天初;;掺Er光纤飞秒激光器载波包络位相偏移的探测[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5 杨光;张祥;李淑秋;张文涛;张发祥;李芳;;压电水听器线阵与DFB光纤水听器线阵的分析[J];声学技术;2011年03期
6 王小红;张钦塔;林雁勤;陈忠;;二维核磁共振定域谱及其在活体中的应用[J];波谱学杂志;2011年03期
7 何俊峰;刘文清;张玉钧;陈臻懿;阮俊;;一种半导体激光云高仪时序控制和信号处理方案[J];光电工程;2011年06期
8 毛荣富;朱海潮;杜向华;朱海鹏;;调制声源的近场声全息分析[J];声学学报;2011年04期
9 赵义平;王春民;吴海燕;聂彩霞;董磊;;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系统信号源的研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啜钢;洪莎莎;刘伟;邹钰寒;;对称信道下的混合前传协作通信方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1 时洁;杨德森;时胜国;;基于组合阵列的水下特征线谱近场定位方法[J];电子学报;2011年06期
12 朱小华;吴清松;张传正;;沿海双向声传播测流研究与实验[J];高技术通讯;2010年09期
13 孙国栋;吉书鹏;周桢;;小波域自适应滤波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J];航空兵器;2011年03期
14 贺春东;张永斌;毕传兴;陈心昭;许滨;;分部优化正则化在近场声全息技术中的应用[J];声学学报;2011年04期
15 王长利;张德志;张景森;张向荣;刘文祥;谭书舜;刘冠兰;;超高速小弹丸激光片光测速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实验力学;2011年04期
16 赵玲君;余震虹;鱼瑛;马仁坤;;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精度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17 梁国龙;张锴;付进;张瑶;李利;;单矢量水听器的高分辨方位估计应用研究[J];兵工学报;2011年08期
18 曹士英;方占军;孟飞;王强;李天初;;双路光谱展宽的钛宝石飞秒光学频率梳系统[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19 张春熹;梁生;冯秀娟;林文台;李琛;李勤;钟翔;李立京;;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中瑞利和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特性及其影响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7期
20 张海庄;刘志林;薛飞;夏润波;李鹏;;激光光斑测量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波;韩梅;黄海;;水声扩频通信系统误码率研究[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赵玉新;易仕和;田立丰;何霖;程忠宇;;基于纳米粒子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施锦;朱士群;;色散型光学双稳系统中的随机共振[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博;孙超;;基于宽带检测的壳体声接收基阵优化设计[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罗晓;赵有源;吴凌晖;陈凌冰;李富铭;;高分辨率的固态偏振光谱烧孔[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6 王蕾;殷敬伟;惠俊英;;分组扩频水声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7 范培勤;笪良龙;晋朝勃;韩梅;;浅海中声纳系统最优工作深度选择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游波;陈磊;蔡志明;;Page Test算法在主动声纳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赵宝庆;车永刚;;双/多基地声纳技术发展综述[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万敏;苏毅;杨锐;郑捷;冷杰;郑为民;胡晓阳;;提高白天观测星体信噪比的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专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涛;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光子统计[D];山西大学;2006年
2 王瑞荣;“窗式”X射线晶体谱仪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丰年;全光纤纳秒脉冲掺镱放大器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4 唐华;光在共振和非共振介质中的传输及其物理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晓琴;不同类型的色噪声对非线性光学系统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3年
6 周浩;加速器束流诊断中数字BPM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程建政;声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1年
8 李东晖;数字激光散斑位移测量和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田艳杰;Beta-胡萝卜素的共振拉曼散射及其荧光增强受激拉曼散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薛彬;CE-1干涉成像光谱仪信息处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磊;基于计算机的高信噪比Langmuir探针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志军;遗迹引力波探测实验中的噪声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肖洪梅;微弱激光脉冲信号的相关检测[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春燕;提高脉冲激光测距的测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何瑾;新型激光全息防伪标识参数测试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建宏;基于阿达玛(Hadamard)变换的激光告警机信噪比增强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7 吕晓玲;半导体激光测距接收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津升;激光阵列源用于金属缺陷检测的有限元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孟卓;激光全息防伪标识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王忠凯;基于CO_2激光器的多普勒测速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