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镇迈;李整林;戴琼兴;;海底倾斜度对声传播的影响[J];声学技术;2007年05期 |
2 |
王少强,吴立新,王慧文,张仁和,James F.Lynch,Timothy F.Duda;2001南中国海实验温度场与声传播起伏及内潮(波)特征反演[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
3 |
刘进忠,王宁,高大治;浅海内波及声场起伏数值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4 |
刘进忠;刘瑞贞;;三维抛物方程方法中海底边界条件改进处理的能量守恒方法[J];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5 |
张仁和,何怡;大洋远程声传播理论及其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1994年06期 |
6 |
吕连港,袁业立;东海PN断面黑潮区域声传播数值模拟[J];海洋科学;2003年03期 |
7 |
王先华;彭朝晖;李整林;;海面波浪起伏对声传播的影响[J];声学技术;2007年04期 |
8 |
刘进忠;;海洋声学层析及其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9 |
刘秋花,李风华,郭良浩,宫在晓,李锡禄;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理论在浅海声传播损失数值预报中的应用[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1年05期 |
10 |
张林,笪良龙;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理论在双轴海洋声道中的应用[J];声学技术;2005年03期 |
11 |
金国亮,P.F.伍斯特;由远程声传播估算海洋pH值的一种方法[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3期 |
12 |
张林;笪良龙;卢晓亭;;BDRM理论在双轴海洋声道中的应用(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7年02期 |
13 |
张仁和,李风华;浅海声传播的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理论[J];中国科学A辑;1999年03期 |
14 |
李风华,金国亮,张仁和;浅海相干混响理论与混响强度的振荡现象[J];中国科学A辑;2000年06期 |
15 |
裘辛方,张仁和,李文华,朱柏贤,金国亮;浅海声传播和混响的选频衰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8年01期 |
16 |
刘进忠,李琪;海洋声传播二维PE算法对海底边界条件的改进处理[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7 |
吕连港,乔方利,杨永增,赵宇鹏;东海PN断面黑潮区域海底起伏对声传播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
18 |
郭圣明;胡涛;;黄海内潮特征及对声传播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
19 |
张旭;张健雪;张永刚;董楠;;南海西部中尺度暖涡环境下汇聚区声传播效应分析[J];海洋工程;2011年02期 |
20 |
张仁和;中国海洋声学研究进展[J];物理;1994年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