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半空间表面任意面源的声激发理论研究
【摘要】:正1引言: 传递矩阵法是研究层状介质弹性波传播的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方法,早期的传递矩阵法存在高频有效数字丢失现象,Abo-zena和Menke提出了一种避免高频有效数字丢失的方法,使层状介质中的弹性波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层状介质是一个一维结构,而任意源在层状介质中激发的弹性波场是一个三维波场,然而到目前为止, 所有关于层状介质的参考文献都是研究的二维波场,即使是三维场,也只是建立在体系具有轴对称的情况。对于处在层状介质半空间自由表面上的平面声源激励出的弹性波场,还未见到有关的研究报道。我们在前人基础上首次研究了层状介质表面任意形状面源激发的三维弹性波场。
|
|
|
|
1 |
邵长金,张国林,孙为;声波在运动层状介质中的反射和折射[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2 |
苏发;层状介质表面环形截流回线近区场分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3 |
其木苏荣;刘凤敏;井孝功;赵永芳;;水平层状介质中任意方向磁偶极子的电磁场分布[J];大学物理;2006年10期 |
4 |
汤炳书;殷恭维;徐健良;沈廷根;;层状复合介质柱二维光子晶体透射谱研究[J];激光技术;2007年02期 |
5 |
简晓明,李明轩,张建生;层状介质界面超声检测的理论分析和自适应噪声抵消处理[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0年04期 |
6 |
张航,何赛灵,陈攀,孙威;层状介质中异质散射源三维定位逆问题的加权傅里叶变换研究[J];物理学报;2001年08期 |
7 |
魏宝君;LIU Q H;;层状介质中三维物体重构的对比源反演算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8 |
魏宝君;张庚骥;LIU Q H;;水平层状介质并矢Green函数的递推矩阵方法[J];大学物理;2008年06期 |
9 |
盛宏玉;李和平;叶建乔;张长会;;层状介质热传导瞬态分析的一种新半数值解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10 |
张碧星;;半无界分层介质表面任意面源激发的弹性波场[J];声学学报;2007年03期 |
11 |
王宝升;有效数字在实验中的应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2 |
罗湘南;测量误差及其有效数字[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
13 |
张家平,韦钰;层状介质中声无损检测的模拟研究[J];应用声学;1988年04期 |
14 |
蔡联辉;确定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计算机程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4年01期 |
15 |
宋卓斐;王自东;王艳林;王强松;;低频减振一维声子晶体[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
16 |
陈殿伟;盖啸尘;;物理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J];大学物理实验;2005年04期 |
17 |
段方勇,黄载禄,蔡德钧,万发贯;层状介质中声波传播的一维数学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
18 |
邱如心;;物理实验中有效数字的读数与记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
19 |
喀兴林;;漫谈有效数字和计算器[J];大学物理;2009年10期 |
20 |
渠基雷;;为什么要“四舍六入”?[J];物理通报;199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