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源渗流作用下泥沙起动试验研究
【摘要】:正点源渗流力作用下河床泥沙起动流速的变化规律,是人工线源渗透力与水流拖曳力共同作用导致输送泥沙的关键。钱宁、窦国仁等~(【1,2,3】)对非人工渗流下泥沙起动流速规律进行过大量研究;谢立全等~(【4】)对渗流作用下的岸坡泥沙起动条件通过数模分析,指出岸坡渗流溢出面附近泥沙更容易起动。何建新等~(【5】)进行人工线源液化起动泥沙试验,观测到了渗透劈裂破坏的液化横断面是定向可控的、角度极小的楔形断面。本文从水动力学和渗流力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自行设计的渗流力作用下泥沙起动流速试验装置,定量研究点源渗流力作用下,泥沙起动流速变化规律,为人工线源渗流力起动泥沙和输送泥沙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
|
|
|
|
1 |
刘春嵘,呼和敖德;各向同性均匀湍流近壁结构及泥沙起动[J];海洋工程;2003年03期 |
2 |
秦崇仁,张金凤;铜鼓浅滩泥沙起动和运移形态[J];水道港口;2003年01期 |
3 |
谢立全;于玉贞;;渗流作用下的岸坡泥沙起动条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
4 |
张小峰;均匀沙起动判别标准初探[J];人民长江;1995年07期 |
5 |
周益人;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6 |
陈小秦;黄才安;;动床沙粒阻力计算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06期 |
7 |
唐存本;;泥沙起动规律[J];水利学报;1964年02期 |
8 |
王智娟,刘兴年;水流流速与泥沙起动概率关系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6期 |
9 |
刘春嵘;邓丽颖;呼和敖德;;复杂流动下泥沙起动概率的图像测量[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0 |
金德春;关于泥沙的起动问题[J];泥沙研究;1991年02期 |
11 |
黄才安,奚斌;泥沙颗粒起动时明渠阻力方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12 |
张向东;曹广学;;波浪作用下的泥沙问题研究进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
13 |
曹祖德,孔令双,焦桂英;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
14 |
杨具瑞,方铎,何文社,李文萍;非均匀沙起动的非线性尖点突变模式[J];水利学报;2003年01期 |
15 |
黄才安;顾春锋;;动床沙粒阻力计算的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8年01期 |
16 |
买巨喆;王李平;;非均匀沙的运动特性与规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17 |
江恩惠;李军华;赵连军;曹永涛;;黄河“揭河底”判别指标理论研究及验证[J];水利学报;2010年06期 |
18 |
鲍曙东;刘家驹;;波浪作用下粗颗粒泥沙的运动规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6年03期 |
19 |
张从联;陈卓英;苗青;黄健东;朱红华;钟伟强;;越南某电厂海港工程波浪泥沙试验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0年03期 |
20 |
何文社,曹叔尤,雷孝章,刘兴年;泥沙起动条件的非线性理论[J];水利学报;2004年01期 |
|
|
|
|
|
1 |
张兰丁;;泥沙起动规律浅析[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
2 |
王媛;张伟;;嘶马弯道斜坡非均匀沙起动[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3 |
聂锐华;刘兴年;曹叔尤;黄尔;;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
4 |
窦希萍;;我国河口泥沙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5 |
于玉贞;谢立全;孙逊;;渗流作用下的江河岸坡冲刷变形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
6 |
窦国仁;;再论泥沙起动流速[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
7 |
周志德;;近年欧美泥沙研究简况(简略本)[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
8 |
顾杰;韩冰;黄静;李雯婷;;模拟分析台风引起长江口骤淤的原因[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9 |
夏益民;段子冰;徐华;杜德军;;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运动规律和模型相似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
10 |
何文社;曹叔尤;戴会超;袁杰;;推移质输移特性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