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水电工程临河型弃渣场水土流失量预测研究
【摘要】:根据2006年7月对岷江上游部分水电站弃渣场的调查,统计分析各渣场现有堆渣量与设计堆渣量的差值,从而得出各渣场流失量与堆渣量的比值,即为流弃比;分析流弃比产生的原因和组成,提出岷江上游地区以石料为主的临河型渣场流弃比取值范围,为以后该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的同类型渣场的水土流失预测提供参考。
|
|
|
|
1 |
张川;严家顺;王穗;张建生;彭尔瑞;;山区小水电弃渣场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
2 |
童成立,李慎典;岷江上游半干旱区耕地生产潜力分析——以茂县静州村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04期 |
3 |
杨忠发;王荣富;张仕华;;我国建设项目弃土场水土流失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4 |
向双,丁建林;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葡萄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3年03期 |
5 |
付磊;;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年01期 |
6 |
王玲玲;刘兰玉;左仲国;杨二;黄静;;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水土流失调查分析[J];水力发电;2009年01期 |
7 |
包维楷,陈建中,乔永康;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农业建设浅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9年02期 |
8 |
高玉华;;青龙山水库工程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01期 |
9 |
陈彩明;刘国东;贺亮;曾庆华;白红元;;遂渝铁路二线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12期 |
10 |
张家福;王建;姚成平;;梅州至大埔高速公路东延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J];广东水利水电;2010年03期 |
11 |
孙立君;邬春龙;;省道203线乌兰浩特至零点段公路水土保持监测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09期 |
12 |
郭华;张聿锋;赵胜朝;;河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07期 |
13 |
李岩;;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连接段备用水源呼延调蓄工程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9期 |
14 |
王春明,包维楷,陈建中,孙辉,谢嘉穗;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褐土不同亚类剖面及养分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
15 |
宋国萍;宋川;;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式研究[J];公路;2008年06期 |
16 |
叶苑
,张梅;《岷江上游半干旱区农林牧合理结构研究》课题通过成果鉴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年03期 |
17 |
王美芝,许兆义,杨成永;铁路工程建设弃渣流失试验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01期 |
18 |
严代碧;岳永杰;郑绍伟;吴永波;潘攀;何飞;刘兴良;宿以明;慕长龙;;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动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9 |
吴士伟;毛瑞夫;;防震安置小区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年03期 |
20 |
朱真;;公路建设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钦陆公路工程为例[J];广西地质;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