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野生木兰科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摘要】:木兰科植物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北半球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南部。系统研究四川省野生木兰科植物的形态特性、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四川省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丰富,有5属24种1变种,分布在盆周山地、川西南和川西高山狭谷的东南部,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山狭谷的东南部,处于现代木兰科的分布、分化和起源中心的边缘;四川野生木兰科中,乔木树种23种,灌木2种;常绿成分13种,落叶成分12种。花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紫红色、紫色、黄色、淡黄色、黄绿色、白色和乳白色等,有些种类的花具有极浓烈香味,叶形奇异,果实独特,树形优美;乔木的干形好、材质优良、较速生。这些珍贵树种,在科研、园林绿化、林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1 |
刘玉壶,周仁章,曾庆文;木兰科植物及其珍稀濒危种类的迁地保护[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7年02期 |
2 |
;短波[J];科技潮;1998年07期 |
3 |
罗仲春;木兰科植物种子采集与贮运技术[J];植物杂志;2002年06期 |
4 |
袁冬明,张玲菊,李修鹏,黄宗兴,徐志豪;我国木兰科植物保护与栽培研究现状[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6期 |
5 |
陈高;赵兴峰;黄莹;孙舫;郝鹏飞;;越南木兰考[J];新知客;2010年03期 |
6 |
吴跃开;余金勇;李晓虹;程绍传;朱秀娥;;园林植物新害虫——黑色枝小蠹的调查[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年01期 |
7 |
蒋宏;覃海宁;;接近灭绝的物种 华盖木[J];科学世界;2007年06期 |
8 |
周光治,李瑞峰,阮耕夫;陕西“姜朴”的原植物调查和生药学鉴定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83年S1期 |
9 |
陈万利,曾庆文;木兰科植物的嫁接繁殖[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8年01期 |
10 |
吴树明;李正理;;木兰科植物木材导管分子内壁的螺纹加厚[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9年04期 |
11 |
邱以祥;;珍贵树种——木莲[J];大自然;1990年04期 |
12 |
汪立祥;杨红侠;;黄山风景区木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8年06期 |
13 |
郑文澄;;木兰科植物引种[J];生命世界;1986年06期 |
14 |
杨成华;周家维;姜运力;冯育才;;贵州原生木兰科植物种类[J];贵州林业科技;2010年02期 |
15 |
胡善美;;地球上最古老的花化石[J];化石;1991年03期 |
16 |
庄雪影,许涵,黄久香,马红岩,周平华,肖荣高;车八岭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木兰科植物种群及其保护现状[J];广西植物;2002年01期 |
17 |
王亚玲;张寿洲;李勇;张文辉;;木兰科13个分类群和12个杂交组合的染色体数目[J];植物分类学报;2005年06期 |
18 |
潘莉;杨志云;张国莉;龚洵;;木兰科3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核型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年06期 |
19 |
陈维培;张卫明;张四美;徐祥生;;芡实繁殖器官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8年03期 |
20 |
李长安;红足壮异蝽的生物学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