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对云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有关问题的思考

刀红英  
【摘要】:云南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对轻中度土壤侵蚀区开展大面积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001年,我省相继开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监测随着试点的开展做了一些工作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监测成果。针对当前存在的监测不规范等一些问题,今后监测工作还必须坚持科研单位与自身力量相结合的原则,在监测点位的布设上做到标准观测小区与自然小区相结合,坚持连续定位观测和长时监测,并保证科研监测工作的投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德天;钟铿锵;;东莞生态园新排渠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0期
2 陈浩;张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生态修复评价[J];洁净煤技术;2010年02期
3 ;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河流生态修复适应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项目成果汇报会在浙江丽水召开[J];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5期
4 王文波;蒋晶晶;袁静;;武清新城河流生态修复浅析[J];海河水利;2011年03期
5 申桂顺;丁鹏;;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6 ;长江科学院开展“沉水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研究”工作[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8期
7 孙小磊;郑国栋;李虎成;顾立忠;宫鹏杰;;生态水利学在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6期
8 汪全胜;王金荣;柏明娥;;道路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以丽水七百秧城市森林公园周边道路边坡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2011年02期
9 胡先琼;龚煜翔;;侨城湿地的生态修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7期
10 吴建寨;赵桂慎;刘俊国;姜广辉;彭涛;刘旭;;生态修复目标导向的河流生态功能分区初探[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11 刘建忠;郭颖;王六平;韩德军;;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2 李凌翔;;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豫江大堤生态修复中的试验[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2期
13 马勇;马玉春;吴怀里;丁晓曦;;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2期
14 田娜;田颖;;商丘黄河故道生态修复的控制性要素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15 胡昌平;;云南南涧县城后山生态修复措施[J];江西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16 孙辉;;浅谈铜陵矿山生态修复措施[J];北京农业;2011年12期
17 朱琳;;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18 戴小琳;傅铁;;湖泊湿地修复工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人民长江;2011年15期
19 周家骢;;以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促进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陆生生态修复[J];西北水电;2011年03期
20 夏品华;林陶;邓河霞;薛飞;蒋瑶;李秋华;;贵州红枫湖水库消落带类型划分及其生态修复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甲均;张小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思考与认识[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刀红英;;对云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有关问题的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朱晓柯;;云南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剖析[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崔崴;崔秀萍;;论退化草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马和平;;浅析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个关键环节[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治国;;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生态修复区划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姚孝友;肖幼;;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蔡建勤;张长印;陈法扬;;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英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方法初探[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陈平;杜小茹;王愿昌;张永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初探[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良勇;输水干渠工程生态修复原理与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2 刘刚;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啸;陕北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穆兴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河川径流及土壤水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叶恒朋;广州市河涌磷污染及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张建锋;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常会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刘刚;淮河流域峒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马建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张巍;固氮蓝藻在松嫩平原盐碱土生态修复中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福明;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监测及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徐霞;重庆市生态修复示范区退化生态系统景观评价与土壤肥力质量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刘海晶;白庄矿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4 贺亮;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胡海德;城乡交错带废弃地的治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冯少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于智勇;混凝土受损河岸生态修复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婉;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瑞青;基于生态修复目标的黄泛平原河道水流水质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郭少锋;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更新思路初探[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杰 李德麟;青海水土保持注重综合防治突出生态修复[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曹文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水土保持需要新的法律框架支撑[N];中国水利报;2005年
3 记者刘自国;全国水保生态修复试点突破百县[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高立洪 刘高 姜安琴;尊重大自然的力量[N];中国水利报;2004年
5 记者 闫雪静通讯员 刘学;国际专家指点门头沟生态修复[N];北京日报;2008年
6 记者 高博 通讯员 刘学;十国专家聚门头沟谈生态修复[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泽农;专家呼吁加快海洋生态修复[N];农民日报;2008年
8 梁海涛 郭玉环;寿鹿山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省级验收[N];白银日报;2008年
9 苏舟;职教园区成为土地生态修复样板[N];无锡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骆会欣、实习记者 张衍春 整理;国际生态修复领域“新”意迭出[N];中国花卉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