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水金线鱼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摘要】:深水金线鱼是我国南海主要渔业经济种之一。为了探讨南海深水金线鱼资源评估和管理对策,本文采用9个微卫星标记,对南海4个深水金线鱼群体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100个,等位基因数平均为7.9,平均表观杂合度的分布范围为0.561-0.652,期望杂合度的分布范围为0.730-0.780,说明各群体内部均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各群体间FST值显著性检验、多维尺度分析(AMOVA)、分子方差分析和个体分配分析表明,南沙深水金线鱼各群体间遗传分歧程度较低,所有南沙群体可作为一个种群单位管理。
|
|
|
|
1 |
刘焕章,汪亚平;厚颌鲂种群遗传结构及哑基因问题[J];水生生物学报;1997年02期 |
2 |
夏德全,杨弘,吴婷婷,董在杰,简纪常,曹萤,张燕生;天鹅洲通江型长江故道“四大家鱼”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6年04期 |
3 |
胡红娟;颜庆云;倪加加;余育和;李学梅;王纯;;武汉东湖圆形盘肠溞种群遗传结构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06期 |
4 |
李小花;刘刚;周立志;鲁的苗;;淮河克氏原螯虾种群遗传结构[J];动物学杂志;2013年06期 |
5 |
程新峰;席贻龙;李化炳;;基于rDNA ITS序列分析莲塘湖萼花臂尾轮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季节变化[J];动物学报;2008年02期 |
6 |
张永正;张海琪;何中央;徐晓林;李智强;杜建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5个不同地理种群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8年03期 |
7 |
吴常文;许逸天;吕振明;张建设;;基于D-LOOP基因的中国沿海鳓鱼(Ilisha elongata)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9年03期 |
8 |
张丽艳;苏永全;王航俊;王军;;台湾海峡鲐鱼种群遗传结构[J];生态学报;2011年23期 |
9 |
李红梅;吕振明;刘立芹;吴常文;张建设;;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中国沿海4个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3年03期 |
10 |
殷晓;张春梅;李新岗;黄建;王长柱;练春兰;;陕北枣品种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
11 |
路心平;马凌波;乔振国;张凤英;马春艳;;利用线粒体DNA标记分析中国东南沿海拟穴青蟹种群遗传结构[J];水产学报;2009年01期 |
12 |
李明,饶刚,魏辅文,方盛国,汤纯香,玉手英利;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J];动物学报;2002年04期 |
13 |
张东亚;陈勇;刘绍平;汪登强;张家波;段辛斌;陈大庆;;怒江濒危鱼类角鱼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淡水渔业;2009年02期 |
14 |
闫杰;许强华;陈新军;李纲;刘必林;;东太平洋公海茎柔鱼种群遗传结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2011年11期 |
15 |
刘金立;陈新军;许强华;;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J];南方水产;2008年02期 |
16 |
佟广香;匡友谊;尹家胜;耿龙武;徐伟;;根据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野生唇的种群遗传结构[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3期 |
17 |
丛波;杨福合;孙红梅;;动物mtDNA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1期 |
18 |
于华会;杨志玲;刘若楠;林杰君;;四川六个厚朴种群遗传结构[J];生态学杂志;2010年11期 |
19 |
孙鹏;尹飞;施兆鸿;彭士明;;基于COI部分序列探讨南海鲳属鱼类系统进化与种群遗传结构[J];海洋科学;2012年06期 |
20 |
延宁;聂华明;蒋忠荣;邓世金;余华;严玉宝;达瓦次仁;孔维淑;谢跃;付彦;杨德英;古小彬;杨光友;;基于线粒体12S基因对青藏高原细粒棘球蚴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