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理化状况分析
【摘要】:对2011年度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调查,并就粒径大小、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及总氮、总磷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区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范围较小,粒度值处于φ4.44~φ6.14,类型属于粉砂与黏土性质之间,其分布特征与湾口所受北东向的风浪相关;铜、锌、铅和镉的浓度相比2010年之前呈现上升趋势,镉浓度超过沉积物第三类标准且时空变化较大,明显受到潮流输送沉积物运动的影响;氮磷总体浓度变化平稳,能够与年内季度变化幅度较小的重金属浓度指标之间建立较好的定量相关模型。
|
|
|
|
1 |
张明亮;;连云港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浅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5期 |
2 |
高良,赵一阳,赵松龄,郑铁民,芶淑名;海州湾南岸的沉积特征与动态[J];海洋与湖沼;1982年06期 |
3 |
顾涧清;;海州湾重点工业项目的超前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9年02期 |
4 |
连云港市政府研究室“突破海州湾开发研究”课题组;;突破海州湾开发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2期 |
5 |
理文;;海州湾环境的评价、预测和综合治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9年03期 |
6 |
杨庆宁,南树春,刘步宽,季新国,冯家沛;影响海州湾4-7月温带气旋大风客观预报方法研究[J];气象科学;2002年04期 |
7 |
孙荣章;;突破海州湾经济发展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2期 |
8 |
顾涧清;;开发海州湾滩涂资源[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9年03期 |
9 |
徐虹;黄祖英;魏爱泓;;海州湾浮游植物总量的多元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
10 |
樊社军,虞志英,金镠;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计算模式[J];海洋与湖沼;1997年04期 |
11 |
张旭;王超;;连云港海州湾赤潮监控区一次多纹膝沟藻赤潮分析[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9期 |
12 |
刘吉堂;徐国想;;海州湾特征因子与赤潮形成初探[J];水利渔业;2008年02期 |
13 |
孙长青,郭耀同,赵可胜,陈斌林;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潮流数值计算[J];海洋科学;2003年10期 |
14 |
张存勇;;海州湾南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J];海岸工程;2008年04期 |
15 |
吴世迎,房泽诚;黄海海州湾钙结体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1982年02期 |
16 |
祝新华;;海州湾海域首次暴发大面积赤潮[J];渔业致富指南;2009年18期 |
17 |
韩玲玲;刘吉堂;钱焕;郭衍游;;海州湾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8 |
彭模;梁晓红;赵爱博;;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发生与水文气象环境因子特征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9期 |
19 |
苏翠荣,徐家铸,李忠武;江苏海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Ⅱ)水母类(水螅水母和栉水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20 |
王绍鸿,韩有松;海州湾南岸第四纪海侵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