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PoAkirin1相互作用蛋白筛选及基因性质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牙鲆中免疫相关基因PoAkirin1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及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开展了相互作用蛋白质筛选及相关基因的性质与功能的研究。首先克隆到PoAkirin1基因全长。随后使用PoAkirin1作为诱饵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筛选得到49个阳性克隆,获得了7个可能相互作用的基因。从中选择了2个可能与免疫相关或者是蛋白预测后位于细胞核中的蛋白进行了酵母回转验证及分段验证,结果表明,这两个蛋白——PoC1q以及PoHEPN能够与PoAkirin1相互结合,其中PoHEPN与PoAkirin1的互作位点可能位于其N末端。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菌感染牙鲆的肝、脾、肾组织中PoAkirin1,PoC1q以及PoHEPN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种基因均受到外源病原物的诱导,通过其响应时间的不同推测它们可能处于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的不同位置。
|
|
|
|
1 |
马骊,张智清,曾革非,周小明,陈爱君,姚立红,王小宁;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的配体结合域[J];病毒学报;2000年02期 |
2 |
胡承香,徐祥,梁华平,王付龙,罗艳,王正国;酵母双杂交随机肽库的设计及构建[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2期 |
3 |
姚清国;李晓芹;张文娜;周二鹏;王娟;王景翔;;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水稻类受体激酶CR4的胞外结合蛋白(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Z2期 |
4 |
姚清国;李晓芹;周二鹏;王娟;冯俊霞;;水稻类受体激酶CRINKLY4胞外结合蛋白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
5 |
张党权;王宏斌;刘兵;冯冬茹;何炎明;王金发;;胡萝卜抗冻蛋白失去PGIP家族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11期 |
6 |
武景阳;李朝翠;孔清华;毛炳宇;;利用修饰的随机引物构建非洲爪蟾酵母双杂交定向cDNA文库[J];动物学研究;2008年04期 |
7 |
孙小军;王银银;戚华兵;李军;罗军;常智杰;;从小鼠17.5d胚胎cDNA文库中筛选Bax相互作用蛋白[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
8 |
袁亮;纪耀坤;张伟彬;;T_(1083)替换融合质粒载体pGBKT7-T_S转入酵母的自激活试验(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3期 |
9 |
姚清国;周二鹏;王娟;张文娜;王景翔;;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水稻类受体激酶CR4的胞外结合蛋白[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
10 |
陈哲;沈一飞;王颖;徐宁迎;;120日龄金华猪骨骼肌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J];浙江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
11 |
肖冬来;邓慧颖;谢荔岩;吴祖建;谢联辉;;灰飞虱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J];植物保护;2011年01期 |
12 |
孙玉宁,靳更林,张建芝,吴健,寿成超;猪鼻支原体P37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10期 |
13 |
冯洁,徐进,何礼远;马铃薯AP1抗病传导链中蛋白元件的鉴定[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04期 |
14 |
李谋;王春丽;刘小林;张成岗;;钠钾泵β2亚基C末端编码区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
15 |
李志;刘志斌;向俊蓓;岳渝飞;王艳;王健美;杨毅;李旭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甘蓝型油菜APX和ATP之间的相互作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4期 |
16 |
杨子平;李辉亮;郭冬;彭世清;;橡胶树14-3-3蛋白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和毒性检测[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2期 |
17 |
朱骏;杨俊;王晨;杨仲南;武天龙;;拟南芥转录因子AtMYB103的转录激活域鉴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年06期 |
18 |
洪玉梅;赵廷昌;;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病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
19 |
刘庆;冯东昕;王晓武;杜永臣;;番茄Cf-4-Avr4互作系统中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园艺学报;2006年01期 |
20 |
夏兰芹;Soll Jürgen;何中虎;;Rubisco小亚基前体蛋白preSSU的互作蛋白分析(英文)[J];作物学报;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