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发酵罗非鱼鱼骨粉的研究
【摘要】:为了分析乳酸菌在发酵罗非鱼鱼骨粉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及其与游离钙离子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干酪乳杆菌发酵鱼骨粉,研究了鱼骨粉发酵上清液中的游离钙含量、pH值、总酸度、五种有机酸(丙酮酸、乳酸、乙酸、琥珀酸、富马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的变化规律。经研究发现,游离钙含量和总酸度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发酵至第6天,游离钙含量达到4.431mg/mL,总酸度相对含量为1.833%。而pH值在发酵至第4天时由初始的5.93下降至4.26,随后3天则一直在较小范围内波动,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发酵至第6天时,五种有机酸中,乳酸含量最高,达到2984.987mg/L(发酵起始浓度为94.588mg/L),分别是丙酮酸、乙酸、琥珀酸、富马酸含量的82倍、56倍、230倍、1193倍。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鱼骨粉中的氨基酸总量则下降,发酵液中增加量大于0.15mg/mL的氨基酸种类依次是Gly、Ala、Arg、Pro、Leu、Glu,而鱼骨粉中的氨基酸含量下降了超过0.05mg/mL的种类依次是Gly、Pro、Glu、Ala、Arg。另外,检测发现发酵液中含有牛磺酸,而鱼骨粉中则没有检测出。发酵上清液中的脂肪酸种类在发酵起始时检出6种,其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53.990%;发酵至第6天时,检出11种,其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59.265%。本研究表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是乳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可促进罗非鱼鱼骨粉中钙离子的溶出。
|
|
|
|
1 |
;国内科技动态[J];饲料与畜牧;1994年04期 |
2 |
;骨粉酸化喂鱼效果好[J];青海科技;1999年02期 |
3 |
;欧洲委员会暂时禁止肉粕和骨粉用于饲养业[J];饲料研究;2001年01期 |
4 |
杨晓东,石艳华,厚今;畜禽常用饲料伪劣的简易识别法[J];饲料与畜牧;2001年03期 |
5 |
冯仁勇;常用掺假饲料原料的识别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11期 |
6 |
杜利成,杨葵华;用EDTA法测定猪骨粉中钙、磷含量的研究[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5年01期 |
7 |
梁超;;土法加工骨粉[J];现代农业;1987年06期 |
8 |
赵国平,王选方,赵琨,李祥明,王琳;肉仔鸡瘫痪症的病因探讨[J];山东畜牧兽医;1998年04期 |
9 |
杨国明;肉兔饲料配方[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8年03期 |
10 |
成训妍;加工杂骨本小利高[J];农村百事通;1999年06期 |
11 |
田兰俊,戚丁鲁,李民;五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J];养殖与饲料;2004年01期 |
12 |
钱录庆;;脱脂去胶制骨粉[J];农业知识;2004年13期 |
13 |
于丽萍;常用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J];河北畜牧兽医;1999年04期 |
14 |
张仁水,杨国明;肉兔要出高效用好配方饲料[J];养殖技术顾问;2001年07期 |
15 |
成训妍;;用畜禽杂骨加工骨粉[J];农业知识;2001年02期 |
16 |
谈志新;部分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2年11期 |
17 |
黄建,李峰;常用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J];畜禽业;2004年03期 |
18 |
黄建,李峰;常用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J];辽宁畜牧兽医;2004年03期 |
19 |
薛志成;用好配方饲料 养肉兔出高效[J];中国养兔杂志;2004年03期 |
20 |
陈力勤;赵汝秋;杨素荣;;饲料中添加骨粉应注意其质量[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