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无水硫酸铜和L-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作为铜源和维生素C来源,分别设计了3.5和35mg/kg两个铜水平以及50,500,1000mg/kg三个维生素C水平,采用2×3交互,配制成6组等氮(蛋白质含量为45%)和等能(总能20.5MJ/kg)的半纯化饲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对平均初体重(3.66±0.00)g/尾的花鲈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低铜组(3.5mg/kg)的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低于高铜组(35mg/kg)(P0.05)。铜3.5mg/kg,维生素C500mg/kg处理组(Diet2)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铜3.5mg/kg、维生素C1000mg/kg试验组(Diet3)(P0.05)。且无论低铜组和高铜组,维生素C添加500mg/kg相较于50mg/kg的免疫和抗氧化力增强,但添加到1000mg/kg时,反而降低了免疫和抗氧化水平。此外,铜35mg/kg,维生素C50mg/kg处理组(Diet4)还表现出了脊柱弯曲、眼球突出等维生素C缺乏症。本试验认为花鲈饲料中铜和维生素C的添加量分别为3.5 mg/kg和500 mg/kg时最适于花鲈的生长。维生素C添加500mg/kg相较于50mg/kg提高了花鲈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而1000mg/kg时反而降低了其免疫和抗氧化水平。
|
|
|
|
1 |
张久丽;唐宏伟;孙红梅;徐世文;;高铜对山羊红细胞膜磷脂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