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鳗鲡表皮粘液中分离的一种新的抗菌蛋白
【摘要】:鱼类表皮粘液中的抗菌蛋白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本试验采用pH 3.0醋酸抽捉,并通过100℃加热10min的方法粗提,结合弱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层析技术从日本鳗鲡表皮粘液中分离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结果表明,醋酸粗提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溶壁微球菌具有抗菌活性;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位于65.18 ml的组分为主要的洗脱组分,其对应的洗脱乙酸铵浓度为(0.76~1.6)mol/L,此时洗脱乙酸铵的pH值约为5.2,因此,目的蛋白的pI可能接近5左右,应该是一种阴离子肽;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洗脱组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AJN-10组分(目的蛋白)对本实验室分离至发病鳗鲡的常见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嗜水气单胞菌B27菌株具有抑菌作用,AJN-10组分对应的洗脱乙腈浓度大于50%,说明其疏水性较强,此外,它又能溶解于水中,说明它同时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AJN-10可能是一种两亲性分子:AJN-10经SDS-PAGE电泳后呈现单一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10,2719 Da;并且AJN-10耐酸,热稳定性好,具有小分子肽的特点,因此,AJN-10不同与先前从鳗鲡表皮粘液中分离到蛋白,可能是一种新的两亲性阴离子肽。本实验表明日本鳗鲡表皮粘液中存在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日本鳗鲡表皮粘液抗菌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和开发阴离子抗菌肽积累基础数据。
|
|
|
|
1 |
柳凌,郭峰,张洁明,鲁大椿;日本鳗鲡排卵的人工诱导[J];中国水产科学;2005年01期 |
2 |
;漫谈鳗鲡的养殖[J];水产科技情报;1973年09期 |
3 |
;国外简讯[J];水产科技情报;1992年02期 |
4 |
陈昌福,吴志新,高汉娇;日本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5 |
林树根,吴德峰,王寿昆;日本鳗鲡胃肠胰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J];水产学报;2003年06期 |
6 |
匡祥银;日本鳗鲡弧菌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J];淡水渔业;1978年06期 |
7 |
卢迈新,肖学铮,吴锐全,谢骏,黄樟翰;不同生长状况下日本鳗鲡耗氧率的初步测定[J];中国水产科学;1999年02期 |
8 |
亚丁;;日本解开日本鳗鲡产卵场之谜[J];现代渔业信息;1991年10期 |
9 |
王广军,谢骏,潘德博;日本鳗鲡初孵仔鱼耗氧率的初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1年01期 |
10 |
梁旭方,谢骏,王秋荣,Benedikte H Pedersen;日本鳗鲡仔鱼摄食机理及其营养策略[J];水产学报;2002年06期 |
11 |
邓岳松,林浩然,许梓荣;注射含雄烯二酮的微囊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年01期 |
12 |
吴善;日本鳗鲡人工育苗的进展及问题分析[J];水利渔业;2000年04期 |
13 |
樊海平;余培建;俞道进;;孔雀石绿对日本鳗鲡的背景污染试验[J];福建水产;2007年02期 |
14 |
邓岳松,林浩然;埋植雄烯二酮一次诱导雄性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研究[J];海洋科学;2000年04期 |
15 |
;日本宣布人工繁殖鳗苗获得成功 在国内引起波澜[J];水产科技;2010年03期 |
16 |
刘学谦;;日、法的鳗鲡人工繁殖[J];水产科技情报;1974年10期 |
17 |
朱钦龙;乙烯雌酚对日本鳗鲡的促生长效果[J];畜禽业;1997年03期 |
18 |
张利红,张为民,林浩然;雄烯二酮和甲基睾酮对日本鳗鲡血清睾酮和17β-雌二醇含量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1年02期 |
19 |
董传甫,林天龙,陈日升,陈强;日本鳗鲡败血腹水病病原研究[J];水产科学;2002年01期 |
20 |
潘德博,谢骏,王广军;环境因子对日本鳗鲡精子活力影响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