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工件表面杂散腐蚀绝缘层抑制方法研究

张心怡  徐正扬  张辰翔  
【摘要】:气膜冷却技术广泛用于航空涡扇发动机高温零部件中,能够有效阻隔高温燃气,降低叶片热应力并增加涡轮使用寿命。涡轮叶片通常采用镍基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铸造生产,气膜孔孔径在0.2~0.8mm之间,每片叶片上分布几十至几百个,空间位置分布复杂,加工后不允许存在重铸层、微裂纹及尖边,加工难度很大。电火花-电解复合穿孔加工使用低电导率的盐溶液为工作液,加工过程中加工过程中既存在电火花放电高速穿孔,又伴随着电化学溶解去除重铸层的过程,能够实现涡轮叶片气膜孔无重铸层高效加工。低电导率工作液使得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存在低电流密度的杂散电流,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存在严重的杂散腐蚀,破坏了加工工件的表面完整性。纯电解穿孔加工常使用电极侧壁绝缘的方法进行杂散腐蚀的抑制,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需要利用电极丝与孔壁之间微弱的电解反应去除孔壁上的重铸层;且加工过程中存在电火花熔蚀作用,工具电极存在损耗,无法使用工具电极绝缘的方法改变电场分布,抑制工件表面的杂散电流。为此,提出了工件表面绝缘抑制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过程中杂散腐蚀现象的方法:加工前在工件表面喷涂上丙烯酸绝缘涂层,加工过程中高速旋转的电极丝在进给过程中会将绝缘层刮除,使得金属基体裸露出来,金属基体裸露区通常略大于电极丝直径,因此电极丝进给过程中,工件端面上的电火花加工不会受到影响。由于金属基体裸露区通常小于成型孔直径,故孔口周围存在杂散腐蚀的区域在后期电解扩孔的过程中将被完全去除,这进一步优化了孔口形貌。仿真结果显示,加工过程中绝缘涂层使得工件表面电流密度集中到孔口周围金属基体裸露的区域。非加工区域绝缘层完好,杂散电流被屏蔽,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为原先的1/3,不存在剥落及点蚀,表面完整性良好。小孔周围金属基体裸露而存在腐蚀的区域在电解扩孔的过程中被完全去除,入口处仅存在自然圆角,表面形貌良好。由于工件非加工区绝缘对加工区域电流密度、电位高低的影响较小,因此工件表面绝缘无法改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孔径及穿孔加工效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弟余;王长江;;被检工件表面的纹路是凹或凸的判定[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王素玉,艾兴,赵军,李作丽,孟辉;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J];工具技术;2005年09期
3 陈济平;一种简算工件表面积的方法[J];电镀与涂饰;1995年04期
4 田小静;董华军;赵紫玉;;图像增强在机械工件表面处理中的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杨庆文;李金方;李斌;;平面磨削工件表面波纹产生原因与预防[J];机械工程师;2011年11期
6 陈英莫;;精刨工件表面产生废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矿山机械;2006年09期
7 陈时宗,方海,王建喜;接触工件表面的探伤剂中有害成份控制[J];无损探伤;1996年05期
8 宋正华;工件表面温度的检测[J];工业计量;1998年01期
9 王猛;宋金琳;兰龙;吴迪;;基于电沉积的工件表面局部快速修复技术[J];机械工程师;2016年07期
10 王建录;陈曦;曹荣根;刘义;税妍;赵万华;宁西京;;切削液腐蚀金属工件表面的机理探讨[J];现代制造工程;2012年06期
11 魏建亮;邢济收;;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车刀车削工件表面纹理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01期
12 蒋伟江;磨床磨削时工件表面烧伤的预防[J];机床与液压;2003年01期
13 丁贤伦;防氨气氮化工件表面氧化[J];热加工工艺;1988年02期
14 ;工件表面附着残油的清洗方法[J];金属热处理;2018年07期
15 乔宝蓉;黄洁雯;樊新民;;等离子体电解处理中工件表面温度计算与测量[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07期
16 詹捷;孙智富;李六如;吴超云;;工件表面电沉积硬铬扩散强化技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17 高美蓉,贾莲凤,赵俊忠,庞川宾;应用误差分离理论对轴(孔)类工件表面缺陷进行涡流检测的研究[J];无损检测;2001年08期
18 王平,唐一平,卢秉恒,韩荣久;电解修整精密镜面磨削工件表面形态及切屑形成理论解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10期
19 赵振渠,赵健,张富中;气动液体喷砂机的设计[J];机械工人;1999年08期
20 赵金森;李耘夫;;几种常见的裂纹防止方法[J];机械工人;195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怡;徐正扬;张辰翔;;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工件表面杂散腐蚀绝缘层抑制方法研究[A];第18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9年
2 普玉彬;佟浩;姬波林;李勇;李俊杰;;间接式电接触绝缘工件表面的高度测量方法[A];第18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9年
3 刘守渔;许弟余;;被检工件表面的纹路是凹还是凸[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4(10)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0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联庆;;齿轮磨削烧伤的分析及检测[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边栋梁;郭瑞鹏;王海涛;;激光用于工件表面缺陷检测的研究[A];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6 武文斌;徐文骥;周锦进;蒋春辉;王中营;;工件表面等离子弧抛光技术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武文斌;徐文骥;周锦进;蒋春辉;王中营;;工件表面等离子弧抛光技术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孙炳超;;工件表面黑斑的形成及试验验证[A];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C];2015年
9 王晓然;于金波;;有限元分析在工件端面磨削温度上的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册(同位素分离分卷)[C];2015年
10 朱清华;蔡小坤;潘丽娟;杨云峰;;浅析抛光泛痕问题及其改善方法[A];第十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庞静珠;高速精密外圆磨削热及其监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5年
2 王贵林;SiC光学材料超精密研抛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李敏;剪切增稠抛光方法的基础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4 仲照琳;高速铣削铝合金7050-T7451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郭瑞鹏;基于激光散射的在线检测表面特性参数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星;纳米胶体空化射流抛光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杨刚;外圆磨削表面强化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璐;粘结法制备磁性磨粒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9年
2 马逐曦;基于超像素的平面铣削工件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秦琳;液浮抛光法原理及实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9年
4 孔拓;铣削纹理背景下的工件表面缺陷分类识别[D];湘潭大学;2018年
5 石弦韦;工件表面缺陷图像自适应识别研究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8年
6 黄景维;五金工件表面缺陷检测技术与系统[D];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
7 刘昊;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工件表面裂纹三维重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龚海强;基于激光扫描的工件表面特征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9 厉荣宣;工件表面裂纹机器视觉检测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10 王小艺;一种工件表面缺陷检测新方法的研究与系统实现[D];山西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山大学EMBA教授 曾伟;让员工按规定做事[N];东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