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郭锐杨帆夏林许顼乐旭广李俊涛马千里鹿搏熊伟翟跃阳周小计陈徐宗  
【摘要】:正本文通过对环形腔中的超冷原子配对光散射模型(图一)的理论分析,研究了由冷原子配对散射机制产生的原子动量态上的量子纠缠现象。如图二(a)所示,当原子被冷却到光子反冲极限下时,配对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道明;;原子与耦合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特性[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2 王建荣;赖云忠;李坤;;Kerr介质中失谐量对级联三能级原子纠缠演化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3 卢道明;;原子测量对耦合腔系统中纠缠特性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07期
4 王心亮;马喆;王靖斌;田晓;高峰;张首刚;常宏;;利用补偿线圈提高塞曼减速器效率的理论及实验研究[J];量子光学学报;2011年02期
5 ;举手问吧[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7期
6 ;蝌蚪互答[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6期
7 张国;;杨振宁:非议背后依然故我[J];东西南北;2011年16期
8 许槑;;冷原子干涉仪及其应用[J];物理通报;2011年09期
9 ;澳研发出迄今最高效激光量子存储技术[J];光学仪器;2010年04期
10 申玉梅;邓晓玮;贾晓军;;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增强实验的改进[J];量子光学学报;2011年02期
11 伊健;邬云文;;耗散腔场中双光子Tavies-Cummings模型量子纠缠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吴国林;;量子技术对于低碳技术的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3 刘建城;赵国求;吴国林;;从结构实在论到相互作用实在论——兼评结构实在论三大学派[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5期
14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深化与完善研究课题组;吴国林;罗教明;刘建城;;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第二次专题讨论会在武汉召开[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5 宋海刚;谢崇波;;量子通信实用化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03期
16 吴坤华;张建松;张小青;王洵;;四原子Tavis-Cummings模型中两体及多体纠缠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7 张冬霞;萨楚尔夫;牧其尔;;相位退相干对多光子过程中两原子纠缠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18 罗云梅;;量子密钥分配协议[J];计算机安全;2011年07期
19 赵加强;逯怀新;王晓芹;;广义GHZ态的制备和非定域性的测量[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10期
20 张晓燕;王继锁;;相空间中对称的纠缠相干态及其非经典特性[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杨帆;夏林;许顼;乐旭广;李俊涛;马千里;鹿搏;熊伟;翟跃阳;周小计;陈徐宗;;冷原子配对散射中的量子纠缠现象[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陈雅;程明;周磊;姚晶莹;朱士群;;三角型自旋梯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失协[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3 李宏荣;汪小莲;李福利;;光合作用体系能量传递和量子纠缠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4 颜辉;杨国卿;石涛;王谨;詹明生;;芯片上冷原子的操控[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颜辉;杜炎雄;张智明;;在冷原子系综中产生超纠缠窄线宽光子对[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成华东;张文卓;马红玉;王育竹;刘亮;;积分球激光冷却铷原子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李福利;;原子相干与量子纠缠[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邓阿丽;夏云杰;;利用分束器通过条件测量制备非经典光场态和量子纠缠态[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罗有华;李明哲;王育竹;;载流金属网格中冷原子的动力学行为[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10 周蜀渝;徐震;周善钰;王育竹;;磁光陷阱中Atler-Townes分裂的反常现象[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林梅;量子纠缠和纠缠转换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郭金良;一维自旋链系统中量子纠缠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雪华;近共振驱动系统中噪声压缩与量子纠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崇;量子通讯理论的矩阵表述[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朱国强;量子纠缠及其在强关联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哲;量子纠缠和保真度在凝聚态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7 马小三;量子退相干和量子纠缠动力学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谢钦;广义双Jaynes-Cummings模型的纠缠动力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琼涛;超冷原子系统中的混沌、分叉与量子纠缠[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詹志明;量子纠缠态的制备[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乐;量子信息传输及纠缠产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朋;线性光学器件和量子纠缠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宝藏;两体Quantum Discord及信道对其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敏;多粒子量子态的隐形传态和量子热纠缠[D];苏州大学;2004年
5 马凯华;Negativity的新定义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东;两粒子一般态及两粒子一般态中的部分项构成的未知量子态的概率隐形传输[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曾可;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常平;C类反铁磁模型的纠缠和相变[D];延边大学;2007年
9 许兰;激发纠缠相干态的非经典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春蕾;腔QED系统中的量子纠缠[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长锋;扫除量子通信的一大“绊脚石”[N];科技日报;2008年
2 张梦然;量子纠缠首次在电晶体线路中完美实现[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霞;美首次用微波让两个离子发生量子纠缠[N];科技日报;2011年
4 实习记者 陈卓琬;杨振宁学术报告会聚焦冷原子前沿[N];新清华;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纯友;与“量子纠缠”亲密接触[N];安徽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纯友;中科大刷新量子纠缠世界纪录[N];安徽日报;2010年
7 刘纯友;中科大教授实验实现“量子中继器”[N];安徽日报;2008年
8 朱广菁;冷原子源自爱因斯坦预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代群;中国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储世界纪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磊;郭光灿:与量子“纠缠”到底[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