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原子波导口的量子反射

段正路  张卫平  
【摘要】:正随着冷原子物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个新的应用方向——集成原子光学研究正在兴起。在集成原子光学中,微波导的设计是其关键。理论上,要求微原子波导不仅能相干传输物质波,而且也能相干输出物质波。近来我们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在微波导中的传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 BEC 通过微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士康,詹明生;原子物质波干涉[J];量子电子学报;1993年02期
2 陆瑞征,唐宗岳;德布罗意波及其干涉[J];大学物理;1998年03期
3 蔡惟泉;物质波放大器——原子光学的新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05期
4 詹明生;冷原子物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年06期
5 张永照,张淑艳,杨万明;物质波的群速度与德布罗意关系[J];现代物理知识;1996年S1期
6 王长荣,侯玉琳;德布罗意及其物质波的提出与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7 王治平;;浅议“波粒二象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1期
8 陆俊发;周琦;纪宪明;印建平;;实现冷原子、冷分子光学囚禁的组合三光学势阱方案[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9 李师群;超冷原子物理学与原子光学(续完)[J];物理与工程;2002年03期
10 傅昆丽;一个奇妙的常数——h[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Z2期
11 刘成周;分析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几个统计特征量[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2 余建立;王憨鹰;;光衍射的物质波解释[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3 郑晓光;刘晓静;张丙新;吴义恒;王清才;王岩;;用量子理论新方法研究中子单缝衍射[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6期
14 薛立范;;德布罗意物质波和玻恩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15 ;冷原子中的慢光[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07期
16 杨德林,许雄;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从物质波的发现谈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17 马守田;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理论[J];现代物理知识;2000年S1期
18 周佩瑶;物质波多缝干涉的定量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3年01期
19 任文辉;肖胜利;郑好望;;对光子的速度和物质波的相速的诠释[J];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2期
20 房淑芬;;用辨证的观点理解“波粒二象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正路;张卫平;;微原子波导口的量子反射[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沈建其;庄飞;;原子光纤中物质波演化的唯象描述[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张卫平;;超冷原子光学与高精密原子测量仪[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4 周士康;;原子光学进展[A];第五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刘夏姬;李代军;胡正峰;李师群;;原子光学的Van Cittert-Zernike定理[A];第五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沈建其;庄飞;;原子光纤中物质波演化的唯象描述[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7 颜辉;杨国卿;石涛;王谨;詹明生;;芯片上冷原子的操控[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BESⅢ工程整体进展顺利[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BESⅢ工程整体进展顺利[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BESⅢ工程整体进展顺利[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相干及部分相干物质波的传输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黄建华;原子光学中的量子隧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何明;原子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4年
4 刘南春;采用载流导体的原子磁导引及其原子光学器件[D];苏州大学;2003年
5 袁行球;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数值模拟及电子束离子阱物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力;量子微腔中冷原子动力学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陆小松;基于冷原子系综的非经典关联光子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江晓;冷原子量子存储中的激光稳频与锁相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崔淬砺;Tripod型冷原子系统中多重暗态、弱光传播和双光子带隙的相干控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量子化涡旋与量子反射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亚楠;冷原子、冷分子光学导引与囚禁新方案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泽专;噪声对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自俘获现象的影响[D];济南大学;2007年
3 郑发亮;超冷异核分子相干产生的绝热条件及量子控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樊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一维光学晶格中的量子隧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金芳;量子微腔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动力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泽;真空诱导相干效应对速度选择相干布居捕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代萌;采用空心金属波导的原子导引及其空心光束的产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萍;新颖原子光学反射镜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杨海菁;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及其在铯原子磁光阱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6年
10 仲丽丽;冷原子束干涉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茸;今天的科学 明天的技术[N];农民日报;2005年
2 宋吉伦;试论微观粒子物质波遵守A=h/2πmυ一定量规律[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实习记者 陈卓琬;杨振宁学术报告会聚焦冷原子前沿[N];新清华;2010年
4 记者 王淑军;李政道教授从事物理研究六十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6年
5 郑晓春;一项国际调查表明:英国物理研究喜中有忧[N];科技日报;2000年
6 吴长锋;扫除量子通信的一大“绊脚石”[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代群;中国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储世界纪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李大庆;李政道60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N];科技日报;2006年
9 李启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功探索核废物处理新方法[N];四川科技报;2000年
10 吴长锋;我首次实现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