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原子光纤中物质波演化的唯象描述

沈建其  庄飞  
【摘要】:正近来,基于原子光学微结构制作技术的原子集成操作已经能在很高精度上捕陷与导引原子。最近,Luo 等人在实验上实现了所谓的原子光纤技术(原子物质波沿着一个25微米长的螺旋型波导走完了完整的两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士康,詹明生;原子物质波干涉[J];量子电子学报;1993年02期
2 张永照,张淑艳,杨万明;物质波的群速度与德布罗意关系[J];现代物理知识;1996年S1期
3 王长荣,侯玉琳;德布罗意及其物质波的提出与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4 陆瑞征,唐宗岳;德布罗意波及其干涉[J];大学物理;1998年03期
5 韩仲志,叶洪涛,黄汉明;基于物理学中共振原理的NMR和QRS理论和应用初探[J];广西物理;2004年04期
6 沈建其,庄飞;原子光纤中物质波演化的唯象描述[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03期
7 王治平;;浅议“波粒二象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1期
8 傅昆丽;一个奇妙的常数——h[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Z2期
9 刘成周;分析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几个统计特征量[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余建立;王憨鹰;;光衍射的物质波解释[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1 郑晓光;刘晓静;张丙新;吴义恒;王清才;王岩;;用量子理论新方法研究中子单缝衍射[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6期
12 薛立范;;德布罗意物质波和玻恩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13 杨德林,许雄;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从物质波的发现谈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14 马守田;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理论[J];现代物理知识;2000年S1期
15 周佩瑶;物质波多缝干涉的定量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3年01期
16 任文辉;肖胜利;郑好望;;对光子的速度和物质波的相速的诠释[J];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2期
17 房淑芬;;用辨证的观点理解“波粒二象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3期
18 张仕刚,谢耀钦,包尚联;医学影像物理学科的现状和未来[J];物理;2004年10期
19 梅妍;康冬梅;;半波损失的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0 赵红军;;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到物质的波粒二象性[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建其;庄飞;;原子光纤中物质波演化的唯象描述[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沈建其;庄飞;;原子光纤中物质波演化的唯象描述[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别业广;熊俊松;;德布罗意波及原子波干涉仪[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L.Deng;E.W.Hagley;J.Wen;M.Trippenbach;Y.Band;P.S.Julienne;J.E.Simsarian;K.Helmerson;S.L.Rolston;W.D.Phillips;李拓;;物质波的四波混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段正路;张卫平;;微原子波导口的量子反射[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吉望西;徐进义;吴书清;刘达伦;;利用原子物质波干涉进行高精度重力加速度测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谨;江开军;李可;涂鲜花;何明;詹明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研究的进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怡萱;姚乐;王瑜;刘红霞;;摩拉生物治疗系统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9 段正路;张卫平;;原子比特穿越拉曼光场时的类光学Stern-Gerlach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许雪艳;陈海波;印建平;;一种实现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静电双阱方案[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相干及部分相干物质波的传输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南春;采用载流导体的原子磁导引及其原子光学器件[D];苏州大学;2003年
3 黄建华;原子光学中的量子隧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量子化涡旋与量子反射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5 徐四六;受限系统中孤子的传输性质及其量子调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飞;光场中超冷原子气体的局域化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俞慧友;孤子理论及其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粟鹏义;非均匀波的反射与透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铭锐;带隙孤子及其在无序体系中的动力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少武;若干非线性系统中孤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真空诱导相干效应对速度选择相干布居捕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云青;强排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精确解[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雷;BEC物质波的自相似演化及调制不稳定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晓静;量子理论新方法研究物质波衍射问题[D];吉林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发亮;超冷异核分子相干产生的绝热条件及量子控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建文;对一类近简谐势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解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泽专;噪声对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自俘获现象的影响[D];济南大学;2007年
8 黄劲松;光晶格中双组分偶极BECs的调制不稳定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秦杰利;偶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态与自发物质波四波混频[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苗峰;双势阱中超冷极性原子气体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吉伦;试论微观粒子物质波遵守A=h/2πmυ一定量规律[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三部变态反应科主任 关永昌;过敏治疗的新希望——生物共振疗法[N];保健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杨忠晶;青春,因玻尔、爱因斯坦而灿烂[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三部变态反应科主任 关永昌;生物共振疗法:过敏治疗的新希望[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杨宗晶;宋吉伦对“波粒跳跃并协互补原理”科学发现的解释[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胡文华;百康生物共振技术推广路不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江向东(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现代物理》编辑部副主编);科技大爆发的原动力——量子力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罗刚;专家质疑“生物共振疗法”(下篇)[N];健康报;2006年
9 记者 三月;不用药疗用食疗 安泰治病有新招[N];保健时报;2003年
10 张梅珍;“生物共振疗法”治过敏性疾病[N];中国妇女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