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会务组李洪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福利;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简讯[J];物理;1999年07期
2 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会务组 ,李洪才;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纪要[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3 ;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纪要[J];量子光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纪要[J];量子光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李洪才;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J];光学学报;2002年11期
6 ;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纪要[J];量子光学学报;2010年03期
7 ;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J];量子光学学报;2000年04期
8 寿文德;上海市声学学会工业超声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报告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J];声学技术;2004年04期
9 ;量子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1期
10 ;量子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2期
11 金星日,张英俏,李岩,张寿;Tavis-Cummings模型中Stark移位对三体纠缠量的影响(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05年05期
12 李英;;振幅相干态的量子相位密度分布[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3 詹孝贵;张登玉;高峰;唐世清;谢利军;;可控传送两qubit系统任意量子态的方案[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14 陶蕊;郑小虎;曹卓良;;用约瑟夫森结量子比特制备簇态(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5期
15 周建;杨名;;基于弱Kerr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近乎确定性可控量子隐形传态(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3期
16 王育竹;量子光学的新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年02期
17 ;量子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5年03期
18 ;量子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2期
19 计新,刘博学,张寿;耦合二能级原子与二项式光场相互作用(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05年05期
20 ;光学总论 量子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会务组;李洪才;;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纪要[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2 王先明;朱佩平;查新未;艾尔肯·斯迪克;;梯-型三能级系统中自发辐射的量子相干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悦科;张桂明;高云峰;;Kerr效应对原子与双模场Raman相互作用模型腔场谱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翟泽辉;王少凯;李永明;王海波;郜江瑞;谢常德;彭堃墀;;二次谐波过程反射场的纠缠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5 赵一广;张宇生;黄显玲;焦鹏飞;;平面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横模控制[A];第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6 ;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日程[A];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文集[C];2004年
7 何多慧;;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开幕词[A];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文集[C];2004年
8 ;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组织委员会、筹备组、赞助单位[A];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文集[C];2004年
9 何多慧;;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闭幕词[A];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文集[C];2004年
10 ;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在四川都江堰市胜利召开[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定国;多态叠加多模叠加光场等幂高次压缩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谢传梅;量子光学中与经典Fresnel变换对应的若干新幺正算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袁洪春;量子光学中算符编序理论进展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宝盈;强度任意空间分布对多态叠加多模泛函叠加光场高次压缩特性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5 武愕;基于金刚石镍氮色心的单光子源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菊霞;原子—腔—场系统中量子纠缠信息交换、传递与保持的机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沈建其;新型人工电磁介质光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园;基于单光子探测的光场统计性质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唐绪兵;连续纠缠态表象在理论量子光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侯邦品;代数动力学方法在量子力学和量子光学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倩倩;用于量子光学实验的宽带低噪声探测器研制及应用[D];山西大学;2010年
2 何炜;腔光机械系统的奇异量子光学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穆轶;量子光学中的压缩效应[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江国进;双光子干涉相关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宋海军;纳米含源量子电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贾金平;光场与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熵动力学[D];中南大学;2005年
7 张成强;场与原子相互作用中量子退相干问题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松梅;基于腔QED技术的量子秘密共享[D];延边大学;2006年
9 席拥军;量子隐形传态和N粒子量子态的隐形传送[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张志军;量子信息实验设计的算符表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何健;量子光学的春天[N];江苏科技报;2005年
2 ;走进光的微观世界[N];科技日报;2006年
3 王海滨;山西跻身量子光学研究第一梯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4 孙虎 北辰 姝雯 凤贤;科学并不总是枯燥的[N];新华日报;2002年
5 ;与绚丽的光线打交道[N];科技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杨保国记者 李陈续;我科学家率先实现量子容失编码[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何锦惠;光电交响中的美丽音符[N];科学导报;2006年
8 黄辛;我国量子信息技术取得新进展[N];上海科技报;2008年
9 刘霞;新技术首次将光场转化为机械振动[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陈卓琬;杨振宁学术报告会聚焦冷原子前沿[N];新清华;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