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硬梁区立地类型划分及树种选择

杨冬翔  赵雨兴  王红艳  贺振平  张二生  韩柏  王长征  
【摘要】:采用主导因子划分法,把硬梁区划分为四个立地类型组共十四个立地类型,并对各类型提出了供选造林树种,符合实际环境,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便于使用的特点,对于该区重大工程项目的作业设计和造林实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天义;郑方勤;马长青;;五台山地区立地类型及树种选择咨询系统建立[J];山西林业科技;1989年04期
2 董文渊;陈舒怀;;长防工程主要营林技术初探[J];西部林业科学;1991年02期
3 梁林峰;;吕梁山东侧黄土丘陵立地亚区造林模式研究——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Ⅵ)[J];山西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4 吴彤;闫培君;徐焱君;颉根元;;乌兰察布市丘陵区造林树种选择技术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09期
5 覃万富;莫耀福;;聚类分析在杉木立地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广西林业科学;1987年04期
6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立地类型课题组;;云南森林立地分类及其应用体系[J];林业调查规划;1989年01期
7 陈何盾;;半干旱风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选择[J];山西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8 梁守伦;邝立刚;雍鹏;王国祥;;晋西北黄土丘陵立地区立地类型的划分——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Ⅲ)[J];山西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9 许彦红;;沧源县宜胶地立地类型划分初探[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10 南方十四省(区)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杉木产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1年01期
11 吴天松;;江西毛竹栽培区划研究通过鉴定[J];中国林副特产;1990年04期
12 浦瑞良;王永昌;;应用航片进行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0年04期
13 刘中天;;云南松最佳生境条件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1993年02期
14 蒋燚;唐玉贵;刘秀;潘黄儒;李梦华;黎建雄;;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J];防护林科技;2010年02期
15 蒋燚;何琴飞;刘秀;侯远瑞;何贵整;樊东函;;钦州湾沿海宜林滩涂立地类型划分[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05期
16 ;贵州省杉木立地类型划分应用试验研究报告(摘要)[J];贵州林业科技;1982年04期
17 汪祥森;;浅谈立地分类、质量评价和应用问题[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86年02期
18 吴菲;;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19 陶国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立地定量评价与分类[J];西部林业科学;1993年01期
20 刘学全;史玉虎;李惠宝;;芦花冲生态经济沟立地类型划分及应用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冬翔;赵雨兴;王红艳;贺振平;张二生;韩柏;王长征;;硬梁区立地类型划分及树种选择[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杨冬翔;赵雨兴;王红艳;张二生;贺振平;王长征;韩柏;;丘陵沟壑区立地类型划分及树种选择[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贺振平;赵雨兴;杨冬翔;王红艳;韩柏;王长征;;沙区立地类型划分及树种选择[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杨双宝;潘德乾;;小陇山林区林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林地质量评价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郭红新;;退耕还林树种选择的探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庄雪影;张浩;黄永芳;陈红跃;;广东生态林业建设与树种选择研究[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7 于一苏;;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的树种选择[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李建中;王立安;;太行山南麓干旱裸露地造林技术试验[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耿开云;张晓光;;邹城城市街道园林树种评价及选择[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10 唐广凡;刘书华;;校园的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A];机遇与挑战——北京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研究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日文;基于RS与GIS技术闽江流域森林资源利用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周刚;湖南省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杨东;长江三角洲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许东新;上海城市森林生态效应评价及结构优化布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王海龙;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李良厚;太行山南段石灰岩低山区植被构建主要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哈申格日乐;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城市绿化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郭浩;六盘山水源涵养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朱旺生;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田晓瑞;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胜男;基于GIS下的上湾采煤沉陷区立地类型划分[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娟;5·12地震北川县震后受损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及其质量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袁字美;安徽省石灰岩山地森林群落特征及造林树种选择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4 姚晓蕊;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水土环境特征与人工栽培树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5 苗国丽;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评价与景观树种选择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刘薇;攀枝花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7 熊翠林;皖西大别山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物防火树种选择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8 毕广有;嫩江沙地树种选择及人工林水文功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9 由超;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孙海燕;哈尔滨市城郊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树种选择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研院;“佳园”软件种值时的树种选择[N];中国花卉报;2007年
2 山东省林业局营林处 王庆斌;春季造林树种选择[N];山东科技报;2002年
3 通讯员 陈峰 倪媛;市林研所严把春季造林三关[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4 ;山东省林木培育与树种选择方向(之二)[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5 记者刘玉;提升绿化理念 提高绿化品位[N];衡水日报;2010年
6 侯和菊;早春移栽树木好成活[N];中国花卉报;2008年
7 李欣;早春大树移栽怎样提高成活率?[N];中国花卉报;2007年
8 陈永辉;滨海沿江城市绿化造林要选择耐湿耐盐碱树种[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张明远;谈节水林业的树种选择[N];武威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单宇;古冶城区面貌变化大[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