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和2D地震数据在阿根廷最大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
【摘要】:把基于2D和3D地震数据解释的地球物理模型与地质信息相结合以便对阿根廷Chihuidolomitu 最大油田进行勘探和开发。 2D地震剖面解释提供了Avile砂岩的初始沉积模型,它是Neuquen盆地北部的主要储集层之一。该模型用来确定了第一批探井井位。由砂岩引起的调谐效应分析可以对储集层性质进行成图,标示出最有利的储集层条件的位置。3D地震解释提供了详细的地层和构造信息。用地震振幅产生出对Avile段风积砂岩体的分布给出了较好的划分的孔隙度图和厚度图。为消除由标志层的横向速度变化引起的构造趋势的正确性而进行了深度转换。3D地震数据的应用可以减少于井的数目和在油田开发早期提供可靠的储集层描述,从而节省了费用。
|
|
|
|
1 |
沈加林;杨祝良;陶奎元;王力波;杨献忠;;闵桥油田深埋盾火山的复原及其储油性[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张海江;刘委林;刘宗铭;;利用内插小波对偏移算子进行分解和压缩[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3 |
吴国忱;康仁华;印兴耀;;地震数据的多维时频分析方法[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4 |
刘来祥;唐文榜;江月昌;高鸿;张改兰;;碳酸盐岩溶洞型油藏预测技术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5 |
苑书金;董敏煜;刘国明;;基于振幅概率分布的相干噪声去除[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6 |
王祝文;刘曹华;李舟波;;碳氧比能谱测井判断水淹级别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7 |
卢颖忠;李铭;刘福利;昌庆珍;;大庆油田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8 |
卢德源;李秋生;高锐;李德兴;李英康;刘文;张之英;;天山的地壳结构与隆升机制的探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9 |
胡振远;杨文采;程振炎;;江苏东海二维深反射地震数据的叠前深度偏移[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10 |
李圣强;李闽峰;李卫东;李文斌;张营滨;侯燕燕;李杰飞;周园;;中国地震局计算机网络中心子系统概况[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