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司林波  
【摘要】: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消费成本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笔者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评价这一政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池丽辉;石火学;朱楠;;高校扩招政策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与矫正[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2 方文;;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经济学解说[J];中国商人;2003年07期
3 张如山;对高校扩招的经济学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唐黎丽;;高校扩招的教育政策学分析——以《高等教育新论》为角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周游;蔡志善;;高等院校扩招的外部效应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04期
6 杨彦彩;左兵;;基于教育政策代价视角下的高校扩招政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年03期
7 翟云;;高校扩招的利弊及社会成本收益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7期
8 林晓娇;;论“高校扩招”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孙山;刘畅;;高校扩招的差异性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熊继承;;从大学生就业形势反思我国高校扩招政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1 冯锡国;对高校扩招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开发研究;2003年04期
12 张万朋;我国高校扩招、合并动因的经济学再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04期
13 林霞;;试论我国高校内部的资源配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4 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政策的制定、实施、效果及其调整[J];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03期
15 韩兆柱;司林波;;渐进决策模型视角的高校扩招政策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16 付梦芸;;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下的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解读[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3期
17 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的政策过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03期
18 许紫岳;胡淑静;黄一岚;;高校扩招下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9 刘莎;;对高校扩招与高校教学质量关系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0 吴慧平;从博弈视角看高校扩招与就业[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林波;;从经济人的视角看我国的高校扩招[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2 何彦;;也谈高校扩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肖凤翔;陈玺名;;我国高等学校过度债务的成因及其预警措施[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敬书;苏含英;;高校扩招与教室资源管理的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冯长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谈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保证问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陈昌礼;陈燕菲;龚维;耿芃;;高校扩招背景下工科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浅析[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漫红;苏明飞;;高校扩招背后——谈大众教育及其未来之路[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8 孙河川;;沈阳市高校办学模式创新探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陈琴;胡维治;;论扩招后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钟晓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凤燕;高校扩招与国民受教育水平、教育不平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王海龙;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8 宋红霞;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红;我国“985工程”高校定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杨洁;扩招以来湖北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武恺;山西省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娜;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钱晴;高校扩招政策的外部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杜德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淑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连续扩招的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蔡志善;高校扩招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郝宇;高校扩招的经济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宁;高校扩招没有错[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张乐 傅丕毅;高校扩招要“质”“量”并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本报记者 陈韶旭;高校扩招质量须保证[N];文汇报;2002年
4 徐勇;高校扩招不能牺牲质量[N];新华日报;2000年
5 潘晟;高校不是镀金场,质量才是生命线[N];上海金融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顾巍钟;关注高校扩招规模调整[N];新华日报;2002年
7 记者 秦健;市内高校扩招 高考内容减少[N];重庆商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肖祯;理性看待高校创收[N];中国会计报;2011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燕;南非高校扩招的问题及其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春;高校扩招 别“发烧”[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