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组的P2P超结点模型

江华  王翰虎  陈梅  
【摘要】:本文面向网格计算、协同工作等特定P2P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节点的P2P混合网络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聚类,从而得到分组虚拟子网,由各子网内的超节点负责临近节点的加入与注销。该模型既克服P2P集中模型伸缩性不强,分散性P2P模型发送消息量大等缺点,又可以灵活地组织对等节点进行网格计算或组内协同工作等分布式应用。文章最后使用仿真实验表明K-means算法在网络节点聚类中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俊青,王松;主动超节点机制在P2P网络资源定位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金儿;王让定;;基于Super Peer的P2P e-Learning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1期
3 李京文;熊焰;高燕;;Ca-Chord:基于主从环的Chord路由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9年11期
4 霍英;陈志刚;;对等网中超节点有效选取与组织算法及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2期
5 陈军;刘佳琦;陈志刚;;超节点覆盖网中针对free-rider的用户评价机制[J];计算机应用;2008年02期
6 曹慧;董健全;;基于IPv6、簇和超节点的P2P路由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8年20期
7 林泉泉;朱钒;;拓扑匹配的超节点结构P2P覆盖网[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10期
8 曾晓云;;混合结构的Chord模型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年05期
9 黄晓涛;郑涛;;P2P流媒体点播的缓存机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3期
10 楼建列;;一个视频网格系统的副本策略[J];通信技术;2009年08期
11 曾晓云;;基于Chord协议的混合P2P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0年07期
12 霍英;;基于超节点体系结构的P2P模拟器设计与实现[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13 曾志文;刘佳琦;陈志刚;李登;;SSBIE:P2P覆盖网中基于信息交互的超节点选择[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6期
14 向永生;赵志伟;;基于动态文本聚类方法的BBS浏览机制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5 郁雪;李敏强;;一种结合有效降维和K-means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0期
16 刘晨光;秦华;;基于混合式P2P的域名系统中超节点选择策略[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9期
17 陈志刚;霍英;;对等网中一种具有激励效用的超节点选取机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9期
18 张杰;赵政;熊晓;;一种半全局化的P2P信誉度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7年10期
19 欧阳柏成;;非结构化P2P中搜索算法的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06期
20 刘素芹;柴松;;命名实体的网络话题K-means动态检测方法[J];智能系统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华;王翰虎;陈梅;;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组的P2P超结点模型[A];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孙伟东;王意洁;李小勇;;基于超节点网络的多源并行数据分发研究[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李波;;基于混合P2P模式的新的节点缓存方法[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4 于翠波;王刚;勾学荣;;基于区域划分的P2P超节点选举算法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董兵兵;甘涛;陈红;王珊;;EfficientPeer:一个高效的P2P文件共享系统[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6 霍英;陈志刚;;结合地理位置与语义聚类的P2P叠加网构建[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赵红梅;夏阳;赵强;李琦;;基于Chord的语义Web服务发现与合成的研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任重;陈志刚;李登;;JXTA协议下汇聚对等体自组织机制研究[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登;基于P2P Overlay的网格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霍英;基于超节点体系结构的P2P覆盖网优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高路;混合式P2P系统资源搜索优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璇;基于超节点的P2P网络的构建维护与管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黄明秀;基于JXTA的混合P2P网络中资源搜索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袁芳文;P2P网络中信誉度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刘佳琦;P2P覆盖网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毛毛;基于P2P的网络数据传输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房飞;优化的点对点文件交换系统OptimizationPeer的原理与设计[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春霞;混合P2P系统的设计和搜索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伟;基于语义的动态超节点网络模型及搜索算法[D];中南大学;2009年
9 吴尉;无线网络下P2P的资源定位和获取模型[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双;非结构化P2P系统中的搜索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