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十五”时期至今辽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状况、特征及其趋势

张默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8%提高到了17%,实实在在的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辽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由1998年的8%提高到现今超过17%的比例,比国家规定的年限提早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整体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回顾辽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程,从中得出其发展的特征,预测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明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贺敏娟;;基于TQM理论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保障与评估[J];大家;2011年15期
3 黄海涛;;山东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培训会在济南市召开[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4 张春燕;康锐;曾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探索与实践——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詹天佑班”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5 陈斌;;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6 罗许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义、任务与规律性认识[J];高教与经济;2011年02期
7 王文峰;;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维度[J];黑河学刊;2011年07期
8 王姗姗;;刍议高等教育质量文化[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9 皇甫芳;;关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10 陈立群;;网络文学“堕落”论的文艺学反思[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11 赵野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2 郑旗;;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辩证关系[J];才智;2011年17期
13 齐绩;;提倡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14 吕海波;张虹;;在高校教育中应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15 杨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载体[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6 吴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J];大家;2011年17期
17 李奎刚;;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8 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19 邱荷;;试论以数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20 王长城;;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默;;“十五”时期至今辽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状况、特征及其趋势[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Martin Carnoy;;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危机: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Kalaya Tingsabadh;;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马明;;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智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四大误区[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岳桦;;教学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邢军;;频道专业化趋势下的教育电视台经营策略[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中国老教授协会"提高质量课题组";姚小玲;;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A];中国老教授协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韩新君;李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高教强省”步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王洪;;面向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敏;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4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朱凌;赵树理阐释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文标;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尽晖;21世纪初叶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立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探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王秦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小荻;论科学小品与《太白》杂志[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莫雯雯;美可美,非常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湘涛;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白冬;美国全日制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的形成:1945—197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付荣;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大众化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雪频;大众化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首选[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江南;娃哈哈:铸造大众化名牌[N];人民日报;2005年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周长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切入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记者 靳晓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记者 赵婀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毛立军;全国政协委员安纯人呼吁—— 应积极扶持民族地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罗伟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南方教育高地[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邓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动员令[N];光明日报;2011年
9 赵笛;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N];青岛日报;2011年
10 记者吕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措施逐步落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