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5%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脊麻的效应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150例,年龄65~81岁,ASAⅠ级或Ⅱ级。术前30~45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Bp、HR、ECG、SpO_2,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脊麻前20~25min内及脊麻注药后20~25min分别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溶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10ml/kg。三组患者均选择L_(2-3)间隙穿刺,腰穿成功后抽取患者脑脊液与0.75%盐酸罗哌卡因配成0.5%浓度的等比重液。Ⅰ、Ⅱ、Ⅲ三组剂量分别为(7.5mg)1.5ml、(10mg)2ml和(12.5mg)2.5ml,腰穿针斜口向头端,以0.2ml/s速度注入局麻药,然后,硬膜外留置导管4~5cm备用,置患者平卧位。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感觉平面固定时间、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分级和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20min、30min、40min的SBP,HR,SpO_2和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6.2±9.8s、34.7±8.2s、34.4±8.1s,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分别为13.6±3.3min、14.2±2.8min和14.3±2.6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9.2±0.6min,8.4±0.6min,7.1±0.7min,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平面上界分别为:Ⅰ组T_(8.6±1.4)、Ⅱ组T_(7.5±1.3)、Ⅲ组T_(6.1±1.6),Ⅲ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显著高于Ⅰ组(P0.05),感觉阻滞消退时间Ⅰ组显著短于Ⅲ组(P0.01);运动阻滞起效时间Ⅲ组显著短于Ⅱ组和Ⅲ组(P0.05,或p0.01),运动阻滞3分者Ⅱ、Ⅲ组显著高于Ⅰ组。脊麻后Ⅰ、Ⅱ组SBP、HR平稳(P0.05),无低血压发生,Ⅲ组于麻醉后20分钟时点SBP显著低于基础值(P0.01),其中出现低血压4例(8%),静注麻黄素5mg后血压均迅速回升,三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SpO_2为100%。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恶心、呕吐、术后无头痛及神经损害并发症发生。结论0.5%等比重罗哌卡因7.5mg~12.5mg均可有效和安全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阻滞平面上界与局麻药剂量呈正性相关;其中7.5mg和10mg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
|
|
1 |
史迎春;戴安卢;张跃军;;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腰麻在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06年01期 |
2 |
狄华君;陈荣;官正东;杨燕青;;罗哌卡因用于腰段椎间盘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06年06期 |
3 |
胡素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上海预防医学;2010年01期 |
4 |
刘书玉;;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用于剖腹产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15期 |
5 |
李功胜,章辉,何非方,陈惠香,方向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上腹部术后镇痛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5年07期 |
6 |
樊敏,王丽娟,刘新建;罗哌卡因脊椎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05年02期 |
7 |
王筱斐;石青青;;轻比重罗哌卡因CSEA用于前列腺电汽化术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4期 |
8 |
阎爽;孙红;贾丽岩;秦晓英;;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排尿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9 |
黎峰;马武华;黄燕飞;李荣胜;郑俊奕;沙雪帆;黎玉辉;;罗哌卡因复合丁丙诺啡对硬膜外阻滞效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6年11期 |
10 |
李鑫明;0.75%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腹产手术的可行性[J];海南医学;2002年07期 |
11 |
陈碧岚,沈强;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浙江医学;2003年03期 |
12 |
刘诚;戚剑敏;陈骏萍;;小剂量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下肢手术病人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3期 |
13 |
张铁铮;刘晓江;卢玉平;王朝仁;张毅男;孙莹洁;曹惠鹃;高光洁;金强;周锦;宋丹丹;许霁虹;于冬梅;李林;曹忠平;;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5820例回顾性分析[J];沈阳部队医药;2007年01期 |
14 |
金胜威,徐旭仲,余微萍,许峰,毛毅,姜爱芬;罗哌卡因用于非住院手术病人腰麻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年10期 |
15 |
李鑫明;0.75%罗哌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6 |
陈明明;罗哌卡因脊麻在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2年06期 |
17 |
杨坤庆;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疗效对比观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年03期 |
18 |
刘继云,佘守章,董源洪,肖辉,谢晓青;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PCEA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9 |
尹友初;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3年01期 |
20 |
肖维民,施震,陈利民,宋晓阳,张燕辉;0.2%罗哌卡因上胸段硬膜外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中国肿瘤;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