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街子水电站是我国最早应用碾压砼筑坝技术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碾压砼施工中采用了高掺粉煤灰、薄层通仓铺筑法,取消了人工冷却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介绍碾压砼坝段监测仪器布置和监测成果初步分析,探讨了碾压砼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从事碾压砼筑坝技术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
|
|
|
1 |
陈勇伦,杨树明,胡纲祯;高坝洲工程二期RCC坝体施工[J];人民长江;2001年10期 |
2 |
;铜街子水电站溢流坝段整体地质力学模型破坏试验研究[J];水电站设计;1996年02期 |
3 |
卫颂歌;;观音阁水库碾压砼垂直坝轴线摊铺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1期 |
4 |
;铜街子水电站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简介[J];四川水力发电;1992年04期 |
5 |
张纯昌,孙培烈;铜街子水电站工程概况及其主要技术问题[J];四川水力发电;1985年01期 |
6 |
吕兆富;新安江大坝第2、3坝段帷幕补强灌浆[J];大坝与安全;1993年02期 |
7 |
阎俊如,薛永生,李守权;观音阁水库大坝岸坡坝段的设计[J];水利水电技术;1995年09期 |
8 |
李艳萍,何英杰;三峡工程排漂孔坝段的三维光弹应力分析[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9 |
郑斌;三峡的三种时态[J];中国科技信息;1998年07期 |
10 |
肖才忠,潘文昌;由温度场研究坝基渗流初探[J];人民长江;1999年05期 |
11 |
李宏辉,张淑丽;丰满大坝监测成果及结构性态分析[J];大坝与安全;1999年03期 |
12 |
宋恩来;东北水电站大坝变形观测方法及其效果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1999年07期 |
13 |
胡群革,吴中如;亭下重力坝坝基渗流性态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11期 |
14 |
徐庆钦;古田溪一级大坝重力坝段抗滑稳定分析报告[J];大坝与安全;1989年Z1期 |
15 |
佘进,秦俊德,夏传明;陈村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改造设计简介[J];大坝与安全;1994年04期 |
16 |
王占锐,张志勇;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完建工程混凝土坝内部观测设计探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4年05期 |
17 |
汪强,钱志柔,邹铁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故县水库的应用[J];人民黄河;1995年01期 |
18 |
王耐力,杨卫中;后水河水库大坝的稳定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6年06期 |
19 |
岑允元;百色水利枢纽大坝及地下厂房施工方法研究[J];人民珠江;1997年06期 |
20 |
李万绪;石泉水电站大坝的补强加固处理[J];大坝与安全;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