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膜、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马铃薯增产效应的研究

贾振业  周晓东  沈金和  张润喜  张胜  
【摘要】: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查明,地膜覆盖对内蒙古中部旱地马铃薯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平均增产 4.47t/hm2,增产率33.4%。化肥对地膜有增效作用。化肥对旱地马铃薯有极显著增产作用,平均增产3.21t/hm2,增产率19.4%。地膜对化肥有增效作用。地膜、化肥交互作用对旱地马铃薯有显著增产作用,平均互作值0.60t/hm2。其中,地膜与NP肥,地膜与NPK肥互作值均达显著水平。充分利用地膜与化肥交互作用效应是旱地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高产、高效的重要原理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车文俊,刘显志!024300,李海江!024300;旱地马铃薯覆膜大垅高台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1年02期
2 郑海春,路双奎,安福顺;旱地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致富之友;1996年10期
3 张秀田,傅秀云,孙连杰,袁海涛,郝鲁湘,张坤普;盐碱地抗盐小麦覆膜增产效应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4期
4 胡俊,高翔,郑红丽;覆膜、灌水、氮肥交互作用效应对春玉米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5 ;苞谷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效应及其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84年02期
6 谢志新;丁守仁;;迟播大麦覆膜效应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1992年02期
7 王桂清,王利凤,赵方昉,张锁成,王锦华,杨润财;旱地覆膜马铃薯效应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年S1期
8 沈毓骏;夏直播覆膜花生增产栽培新技术[J];花生科技;1994年02期
9 柴武高;民乐县旱地马铃薯覆膜栽培增产效应及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1年10期
10 李仁岗;;从肥料的增产效应探讨化肥的经济合理施用[J];河北农学报;1982年03期
11 马学芹;花生机播覆膜配套栽培技术[J];当代生态农业;2004年01期
12 谭文涛;;涡阳县大豆施用有机肥增产效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13 谭文涛;;小麦施用有机肥增产效应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14 王海辉,赵瑞英,赖抗美,陈须文;生物有机肥料在水稻上施用的增产效应研究[J];腐植酸;2000年03期
15 刘洪学,王会志;辽西丘陵半干旱区玉米覆膜栽培配套技术及效益[J];玉米科学;1993年04期
16 张继 ,张秉良;覆膜点播机对旱地玉米的作用及效益[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年01期
17 王彩萍,左联忠,杨文龙,赵吉平,许瑛;起垄种植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18 程东娟,郭凤台,刘树庆,王殿武;高寒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集肥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9 徐兆金;覆膜棉花增产节支的几项措施[J];新农业;1986年22期
20 唐绥民,刘协庚;青鸭屎泥化肥单施与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振业;周晓东;沈金和;张润喜;张胜;;地膜、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马铃薯增产效应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2 贾振业;周晓东;晋永芳;李柏年;包文海;;覆膜、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春玉米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3 高炳德;沈金和;张润喜;张胜;;旱作覆膜马铃薯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4 许章色;;生态茶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贾振业;张胜;刘显志;李柏年;高炳德;;覆膜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春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胜;高翔;王莹;;水、肥、膜对春玉米吨粮田的增产作用及交互作用效应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高炳德;晋永芬;王玉英;刘显志;李冬梅;;内蒙古旱地覆膜春玉米土壤供肥性和肥料效应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8 高炳德;贾振业;王贵平;张胜;;内蒙古旱地覆膜玉米增产增效机理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胜;孟德;张润喜;高炳德;;旱地覆膜马铃薯综合配套技术分析[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胜;贾振业;于瑞齐;李冬梅;;内蒙古旱地覆膜春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和方式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奇;品种及栽培措施对春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2 郑险峰;旱地不同栽培制度下作物养分流向与调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雷金银;毛乌素沙地南缘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志刚;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结构、功能特性及农艺节水补偿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路兴花;旱作水稻水氮利用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孙继颖;大豆水分高效利用调控机理与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7 岳现录;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中有机肥的氮素利用与去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武雪萍;饼肥有机营养对土壤生化特性和烤烟品质作用机理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9 刘淑云;不同施肥制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许有尊;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亚丽;河北坝上地区滩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李兆君;新型长效尿素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及其利用率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3 武美燕;厩肥、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吸收与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4 成广雷;玉米全息定域选种增产效应及其全息种子生产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玉芬;苜蓿与不同禾本科牧草间混作增产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赵敏;化肥对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7 高源;棉田覆膜对田间土壤水资源量及其利用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8 邢海峰;硒肥、氮磷钾化肥、覆膜对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9 谢佳贵;玉米喜肥等级及其氮磷钾平衡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杨俊峰;覆膜对旱地小麦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小英 记者 张红霞;今年主推50万亩覆膜水稻[N];四川日报;2007年
2 李文生 贾红卫;全膜技术进藏家 抗旱增产有保障[N];陇南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陈中校;秦安完成双垄沟播玉米覆膜20万亩[N];天水日报;2009年
4 记者 惠程华;平凉加快全膜双垄沟播抢墒覆膜[N];甘肃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枫;水稻旱作覆膜栽培前景喜人[N];云南科技报;2000年
6 毕晓东;大豆行间机械覆膜[N];湖北科技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戴学盛;文章做在“旱”字上[N];武威日报;2010年
8 翟广华;甘薯覆膜采苗圃关键措施[N];湖北科技报;2008年
9 康亚强;会宁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秋季覆膜20万亩[N];白银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亚萍;榜罗镇四新村3500亩全膜玉米长势喜人[N];定西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