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矿井水质评价

孟俊  杨海燕  张治国  
【摘要】: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淮南矿区矿井水水质监测数据,对矿井水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可确定矿井水中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水质类别,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并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章炎麟;模糊数学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5期
2 朱留生,周如禄,赵世晨,韩文国;薪集八里塘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改造技术[J];能源环境保护;2001年02期
3 桂祥友,马云东,王文;矿井水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肖利萍,梁冰,狄军帧;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沈家驹;;从海水、矿井水及海藻中提取碘[J];河北化工;1980年02期
6 李海江;关于高矿化度矿井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7 王成利,耿甲勇,尚振杰,吕志东,赵进梅;国家庄煤矿电厂矿井水净化[J];能源环境保护;2003年06期
8 张婉琴;王庄煤矿62风井矿井水处理[J];煤;2004年04期
9 丛鑫,李晓丹,段海侠;海州矿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10 胡文容,韩金富;矿井水回用处理中卤代烃生成及其去除[J];洁净煤技术;1997年04期
11 徐楚良,袁武建,缪旭光;矿井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J];能源环境保护;1998年04期
12 王子祥,陈伟,郭和平;王庄矿矿井水的处理及资源化[J];能源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13 李甲亮,姜军,王亚博;煤矿矿井水资源化与循环经济[J];能源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14 李剑峰;;高效低耗矿井水自动净化成套设备[J];煤矿机械;2006年10期
15 刘敬武;单爱琴;揣小明;周海霞;;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矿井水实验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S2期
16 洪彦;“大同矿区矿井水资源化研究”通过大同市科委技术鉴定[J];同煤科技;1999年01期
17 孙洪星,童有德,邹人和;煤矿区水资源的保护及污染防治[J];中国煤炭;2000年03期
18 管大林;煤矿矿井水处理站设计[J];安徽建筑;2002年04期
19 周如禄,徐楚良,牛光辉,于远成;高效集约式净化设备处理矿井水[J];能源环境保护;2002年06期
20 刘立民,连传杰,卫建清,杨奉忠,陈健;矿井水井下处理、利用的工艺系统[J];煤炭工程;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俊;杨海燕;张治国;;基于模糊数学法的矿井水质评价[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陈雨;冯海波;万宝春;王莹;;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对策研究[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冠;刘圆;叶方舟;廖夏伟;蔡菁;张卫国;;上海工业区表土重金属污染的磁学诊断[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董蕊妮;李少佩;李国庆;;浅析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21世纪初我国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回顾[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伟;;典型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韦炳干;姜逢清;李雪梅;牟书勇;;乌鲁木齐市道路沙尘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价[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崔玉静;王丽明;张旭红;朱永官;;in vitro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经土壤-人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杜河清;谢国华;曹健;高龙华;;受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资源化处置系统研究[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10 纪晓红;曹阳;周建平;黄娟;刘红瑛;;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调查及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鹏;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及对修复效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2 唐将;三峡库区镉等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转化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景春;福建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邱海源;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李功振;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底泥重金属污染与释放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龚玲兰;山西汾河河流生态地球化学特征与重金属污染机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曲贵伟;聚丙烯酸盐对重金属污染修复作用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9 冯金飞;高速公路沿线农田土壤和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规律[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乔永民;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辉;君子兰公园沟谷地不同植被下元素迁移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静宜;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在矿物中的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宋玉芝;土壤铅污染对我国主要农作物影响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储玲;铜尾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对三叶草幼苗生长和植物—土壤酶系统影响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何小燕;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初探[D];中南林学院;2005年
6 李波;江苏省主要公路两侧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乃瑜;长春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累积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谢丹超;湿地修复生态工程中水生植物对重金属Cu、Zn污染废水的净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欣;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可溶性无机盐对镉的形态和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敏;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淋溶释放机理研究及其渗滤液治理方案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金配营;消除重金属污染隐患[N];嘉兴日报;2010年
2 记者 昌伟;我市部署涉铅等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工作[N];巢湖日报;2011年
3 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 谭浩俊;稻米不容重金属污染[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车娜;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记者 陈文文;我省大力整治重金属污染[N];浙江日报;2011年
6 陈传武;湖北环保专项彻查重金属污染[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通讯员 苏焕轩 记者 刘晓东;江苏四招重拳整治重金属污染[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记者 成燕;全市集中整治企业重金属污染[N];郑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唐元鹏 刘莉娅 殷旭萍;黄石大冶整治重金属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加快淘汰重金属落后产能[N];中国环境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