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阳,郭斌,孙凯燕,张玉珍;平原区平面二维地下水水质模型研究[J];海河水利;2003年05期 |
2 |
李继选;王军;;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06年01期 |
3 |
徐玉佩,邱元锋;求解地下水质污染问题的一种纯对流型概率统计模型[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4 |
丁志农;;漕河水质污染预测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2期 |
5 |
宋立民,许佩瑶;漕河段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自净化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5年04期 |
6 |
王继徽,蒋忠锦,张玉清;湖泊岸流污染带水质模型[J];科学通报;1992年13期 |
7 |
蒋忠锦,王继徽;天然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研究与改进[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8 |
王薇,曾光明,秦肖生;GSA法在水质模型参数估值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9期 |
9 |
王孝维;;虎峪河水质模型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
10 |
高宗强;;BOD-DO水质模型多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1 |
闫欣荣;史忠科;;西安护城河水质模型与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8期 |
12 |
贾艳辉;;基于遗传算法的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J];海河水利;2008年01期 |
13 |
朱春霞;黄川友;殷彤;张文驹;;河网水质模型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9年02期 |
14 |
黄儒钦;林联泉;;氧化塘水质预测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1990年03期 |
15 |
陈毓龄,欧阳禧玲;混合单元系统水质模型及其在闽江流域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05期 |
16 |
武胜忠,苑莲菊,吕义清;汾河太原城区段水质模型建立与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7 |
吕志华;汾河太原城区段水质模型的建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8 |
张美一;水质模型中耗氧系数K_1的估值方法综述[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05期 |
19 |
何丕文;;有限差分法在河流水质预测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
20 |
郭献军;宋建国;韩玉梅;;烟台门楼水库水环境容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