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长种子纤维的植物
【摘要】:正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外源基因转导成为现实,从而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生物界物种之间原有的界限,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向棉花导入其它物种的外源基因,并控制其表达,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转基因棉花。如从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转化获得抗虫棉,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Bt)转化获得抗棉铃虫棉花,还将兔毛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以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目的基因来源可扩展到所有生物,因此棉花种质资源的范畴将大大拓宽。这里介绍一种特长纤维植物,可考虑作为棉花新的种质资源。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北1公里许,中国农科院棉花所野生棉种植园山坡上,有一种多年生木本植
|
|
|
|
1 |
刘继华;于凤英;尹承佾;;陆地棉育种选择策略的分析 Ⅱ选择效果分析[J];棉花学报;1992年01期 |
2 |
陈传轲;寇治安;高海水;;不同追肥处理对棉铃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
3 |
张福修;关风芝;赵德宝;倪录;果瑞平;;不同收获期对亚麻产质量的影响[J];种子世界;1992年08期 |
4 |
单世华,孙学振,周治国,施培;温度对棉纤维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5 |
李大庆,华国雄,李宗岳;棉铃纤维和种仁干物质积累的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1989年09期 |
6 |
曹秋玲;屠恒贤;朱苏康;;关于我国古代棉与木棉名实问题的探讨[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
7 |
刘继华;于凤英;尹承佾;石宝生;李冬英;;陆地棉育种选择策略的分析 Ⅰ.性状相关分析[J];棉花学报;1990年02期 |
8 |
刘继华,杨洪博,曹鸿鸣;棉花胚珠表皮细胞的分化与伸长启动[J];中国棉花;1995年06期 |
9 |
张存信;天津市地方标准京津唐棉区短季棉667m~2产皮棉70~80kg栽培技术规程[J];天津农林科技;1999年01期 |
10 |
刘继华;陆地棉主要品种纤维品质变异性分析 Ⅱ、品种间纤维品质差异原因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11 |
赵炳宜,王建康,刘春光,梁峻,谈春松;棉花蕾铃时空分布的计算机模拟[J];中国棉花;1992年05期 |
12 |
徐惠纯,胡桂娟,李文炳,王文祥;氨磷钾钙镁矿质营养元素在棉铃中的积累和分配[J];中国棉花;1987年05期 |
13 |
何钟佩,闵祥佳,李丕明,奚惠达;植物生长延缓剂DPC对棉铃内源激素水平和棉铃发育影响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0年03期 |
14 |
朱美霞,王珍;应用计算机辅助识别进行棉花有色纤维的遗传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1期 |
15 |
乔国庆,肖春鸣,龚平,莫军,林桂华,张溢,于明江;海岛棉品种间铃部性状的通径分析[J];中国棉花;2005年04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