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指导电影赏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
【摘要】:探讨有指导电影赏析对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作用,考察该实验效应的获得(acquisition)和消退(Extinction)及其与被试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以大三学生为对象,选取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对实验组采取"影前导看、观后辅导"的模式进行电影赏析指导,以"生命态度剖面图"中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进行前后测,以大五人格问卷(BFI)测量被试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1)有指导电影赏析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尤其体现在意义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三个因子上;(2)除男生总分的增值平均数显著大于女生外,其余各因子及总分的增值平均数均无性别、学科专业及城乡来源差异,但与神经质存在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3)实验效应在2周后显著消退,除城市来源大学生的意义意志的消退平均数显著大于农村来源的学生外,其余各因子及总分的消退平均数均无性别、学科专业及城乡来源差异,但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