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杨树转C4光合PEPC基因的研究

尹吴  李丽莎  新栋  王伟东  陶玉峰  
【摘要】: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且在人工林中占有的比例较大。近年来,江苏杨树栽培面积跃居全国前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利用C4植物PEPC基因开展杨树(C3植物)高光效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anlin895')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首次开展了杨树转C4植物光合作用关键基因PEPC的研究。在遗传转化系统优化筛选的基础上,利用pSB130质粒载体携带PEPC基因,利用农杆菌共转化法进行南林895杨的遗传转化研究。获得了抗性植株100多株,经PCR检测转PEPC基因阳性植株20多株,对PCR阳性植株进行RT-PCR检测,表明PEPC基因获得了表达。转基因植株移栽至盆中,生长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造林绿化与环境保护[J];福建林业科技;1974年02期
2 张耀甲;几种固沙树种抗旱性的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81年07期
3 陈晓虹;用植物清除土壤的重金属污染[J];国土绿化;2002年07期
4 ;关于公布保护广州市第四批古树名木的通知[J];广州政报;2003年08期
5 ;海南热带森林博览园植物馆精选植物图片展示[J];热带林业;2005年01期
6 丁向阳;;南阳市城市森林主要植物的生态效益[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杨炜;;浅谈垂直绿化在北方城市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2008年01期
8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培训[J];农村新技术;2010年09期
9 王缉健;陈江;罗基同;蒋金培;蒋德英;梁晨;;桉树枝瘿姬小蜂侵害植物的发现[J];广西林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李承永;转基因杨树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2年05期
11 张福明,高照海,徐希玉,李承永;转基因杨树的组培快繁[J];湖北林业科技;2000年04期
12 ;科技新知[J];金属世界;1999年01期
13 杨玉珍,卜俊丽,王玉森;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00年01期
14 方寅;警钟:注意植物污染[J];江苏林业科技;1988年04期
15 张无敌,丁琨,徐敏坤;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评价[J];科技导报;1994年08期
16 石旭初;绿色小屋与植物大厦[J];湖南林业;1999年09期
17 丁双阳,孟秀芹,李学锋;转基因杨树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保护酶系统的影响(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年02期
18 孙承定;植物生活的基本知识(下)[J];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04期
19 张峰,杨维春,王振平;转基因杨树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山东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20 马忠;;抗虫转基因银河杨取得初步成果[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吴;李丽莎;新栋;王伟东;陶玉峰;;杨树转C4光合PEPC基因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尹吴;李丽莎;宫新栋;王伟东;陶玉峰;许丽娜;王文君;黄敏仁;王明庥;诸葛强;;杨树转C4光合PEPC基因的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李文龙;施维林;王刚;;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蒋金来;杨立恒;董静;王群;王立科;王明庥;诸葛强;;杨树转抗虫基因Bt和C4光合关键基因PEPC的研究[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梁机;李伟;陈晓阳;;GH3/rolB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毛白杨的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6 许联瑛;王森;;关于城市绿化植物废弃物的集中处理的建议[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7 任珺;陶玲;;红皮沙拐枣土壤种子库的植物影响模型的确定[A];植被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侯学煜院士逝世1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1年
8 夏希纳;李胜华;杨嘉蓉;刘莹;蒋凤瑛;扬筱菡;;松红蜡蚧种群消长与园林植物植株配置密度相关性研究[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林有润;;棕榈[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诸葛强;张博;黄敏仁;王明庥;;植物近等基因系培育及在林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探讨[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义良;转基因杨树的分子检测及抗逆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郭晓红;柽柳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3 郑进;BtCry1A基因转化中嘉8号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姜超强;利用拟南芥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l)提高杨树耐盐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会香;河北杨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分离和功能鉴定[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史胜青;梭梭干旱诱导表达基因及其调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林波;岷江冷杉林群落几种树苗对光强的响应与适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8 张卫华;三种相思苗期耐旱、耐寒性选择与寒胁迫诱导的cDNA片段克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徐刚;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不同种群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与干旱诱导蛋白的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10 晁岳恩;东南景天锌超积累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的cDNA-AFLP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平;转PEPE基因杨树的光合特性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尹吴;转C4植物光合关键基因PEPC杨树的初步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牛小云;转基因杨树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益文;杨棉复合系统中BtCrylAc毒蛋白的分布动态及转基因安全性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曹山;反义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转基因杨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陈兴玲;转基因杨树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7 杜娟;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杨树世代传递间遗传及表达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张岗;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化杨树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春玲;杨树扩张蛋白PtEXP1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徐文君;转AtNHX1基因杨树的培育及其耐盐性的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斌;我国植物繁育研究获突破[N];中国花卉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嘉禾;色叶植物营造北京金秋美景[N];中国花卉报;2007年
3 方海 编译;英国学者揭秘植物修剪[N];中国花卉报;2005年
4 桑景拴;彩叶植物在绿化中的应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曾陆三;我市拟建闽南植物克隆园[N];闽南日报;2006年
6 沈夏淦;要留足植物的生长空间[N];中国花卉报;2007年
7 记者 陈静 实习记者 吴扬雪;市园林处采取措施开展灾后重建[N];钦州日报;2008年
8 达娃·梅朵;盘龙驻区单位可认养植物[N];昆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荀晓晓;商务区绿化别样精彩[N];中国花卉报;2008年
10 通讯员 陈楚荣;抢救“植物活化石”水松[N];广东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