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皮桦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摘要】:以光皮华桦无菌播种获得的子叶和胚轴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6-BA、KT、NAA和2,4-D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多种组合,进行不同外植体、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和试管苗生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附加有2,4-D的培养基中,2种外植体都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且光照条件下,有利于子叶、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诱导率最高者达100%,增殖倍数为3.3;在试验中起源于子叶的愈伤组织未发生芽的分化,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芽分化率也不高,为8.9%,继代苗生根的理想培养基为1/2 MS+IBA 2mg.L+NAA 0.5mgL,生根率达96.7%;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泥炭:蛭石:沙=1:1:1,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
|
|
|
1 |
;光皮桦的特性和育苗造林[J];湖南林业科技;1977年06期 |
2 |
;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l.)湖南乡主优良速生珍贵树种调查之二[J];林业科技;1977年02期 |
3 |
鲍晓红;光皮桦嫁接种子园及种质基因资源库营建技术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01期 |
4 |
喻世沅;;光皮桦驯化造林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82年02期 |
5 |
郑仁华,杨宗武,肖石海,郑作孟,傅忠华,赵世荣;光皮桦优良单株自由授粉子代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4期 |
6 |
杨亨永;光皮桦-杉木-农作物混种模式早期效果评价[J];林业科技开发;2002年S1期 |
7 |
喻世源;;光皮桦生长量调查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84年04期 |
8 |
李灵敏;;光皮桦育苗造林[J];中国林业;2007年11期 |
9 |
张银田;;光皮桦与毛竹混交林的营建[J];安徽林业;2009年03期 |
10 |
;速生用材树种—光皮桦[J];浙江林业科技;1974年05期 |
11 |
张世模;;光皮桦春播育苗[J];湖南林业科技;1980年01期 |
12 |
杨业斌;;光皮桦的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1990年04期 |
13 |
陈存及,刘春霞,陈登雄,陈东华,刘芳,李生;光皮桦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4 |
祝小科,朱守谦;光皮桦种子千粒重、寿命及生命力研究[J];林业科学;2003年04期 |
15 |
郑仁华,邹绍荣,杨宗武,肖石海,傅忠华,肖晖;光皮桦优树子代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年02期 |
16 |
范淑娟;毕光银;;光皮桦病虫害综合防治[J];中国林业;2010年17期 |
17 |
易咏梅,徐伟声,罗世家;光皮桦一年生播种苗茎的解剖构造[J];林业科技;2000年01期 |
18 |
宋丁全,姜志林,郑作孟,赵世荣;光皮桦林优势树种间的竞争[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9 |
吴芝桂;;光皮桦春季育苗[J];中国林业;2007年21期 |
20 |
周佑勋;光皮桦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J];种子;198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