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于徐根;余继红;欧阳延生;徐美康;李日志;尹瑞龄;王明珠;刘远鹏;何爱萍;尹郁荪;王名村;兰桂如;;美国草木类植物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3年03期 |
2 |
罗涛,翁伯琦,林娇健,刘长怀,Casanova A.,Horne P.,MacLeod D.,Scot J.;闽北红壤区牧草引种与筛选研究 Ⅰ.温带种[J];福建农业学报;1998年02期 |
3 |
吴海涛;齐绍福;李耀辉;;半干旱地区胡枝子播种育苗技术[J];中国林业;2008年14期 |
4 |
萧运峰;孙发政;任涛;尹良冶;;两种胡枝子的经济性状及其生态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85年03期 |
5 |
李昌林,陈默君;胡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年07期 |
6 |
程子卿;;胡枝子栽培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7期 |
7 |
J.A.达克;C.F.里德;徐泽荣;;托叶胡枝子[J];草原与草坪;1986年04期 |
8 |
吴素琴,万力生,耿本仁,李小川,任学山,孙振华,王晖,陆经国,黄兆鸿,李莉;引种新西兰优良牧草草地普那菊苣试验总结[J];宁夏农林科技;2000年04期 |
9 |
阿拉塔,哈斯其其格,李敬忠,孙海莲,张喜彦;国外牧草及饲料作物引种试验[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4期 |
10 |
卢继武,郭仕明,黄明永;江淮地区旱稻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
11 |
程东华,叶双峰,王运香;梨园白三叶生草栽培的效果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2年05期 |
12 |
高琼,陈晓阳,杜金友,李伟,郝霞;不同种和种源胡枝子的耐旱性差异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3 |
张启堂,李坤培,谈锋,陈定福,江家扬;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引种试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14 |
刘玉红,肖飚,袁昌定;红池坝牧草引种试验研究[J];草地学报;1997年02期 |
15 |
杨明爽;优良饲草资源——多花胡枝子[J];中国草食动物;1997年02期 |
16 |
李正民,舒惠玲,管业坤,樊水根,龚金平;宁牧3号狼尾草联合区域试验小结[J];四川草原;1998年03期 |
17 |
李华海;福鼎大白良种茶在陕南的引种效应[J];蚕桑茶叶通讯;2002年04期 |
18 |
舒秋萍,包兴国,刘生战,杨文玉,李全福;河西走廊农区优质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9期 |
19 |
祁旭升;玉米杂交种沈单10的引种试验结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3期 |
20 |
刘一;陇东旱塬地杂交油葵引种试验结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