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董健尤文忠陆爱君吴锈钢赵杰  
【摘要】:胡枝子是优良的畜牧饲料树种,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从美国和我国河南、河北等地引进的胡枝子种子,在辽宁的铁岭和阜新的章古台地区进行了种一种源苗期试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间生长量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岭试验点,5~#、13~#、1~#和3~#种源,苗高遗传力为36.3%,遗传增益为10.8%;地径相应为80.0%和27.0%。章古台试验点,7~#种源,苗高遗传力为26.7%,遗传增益为12.3%,但由于树干受冻害严重,尚待观察。2个地点综合分析检验结果,5~#、3~#、13~#属优良种源。同时,对选择的种源进行了生长节律分析,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美国短梗胡枝子是在辽宁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美国二色胡枝子虽然在章古台生长优良,但冻干害严重,而美国美丽胡枝子在辽宁生长不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徐根;余继红;欧阳延生;徐美康;李日志;尹瑞龄;王明珠;刘远鹏;何爱萍;尹郁荪;王名村;兰桂如;;美国草木类植物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3年03期
2 罗涛,翁伯琦,林娇健,刘长怀,Casanova A.,Horne P.,MacLeod D.,Scot J.;闽北红壤区牧草引种与筛选研究 Ⅰ.温带种[J];福建农业学报;1998年02期
3 吴海涛;齐绍福;李耀辉;;半干旱地区胡枝子播种育苗技术[J];中国林业;2008年14期
4 萧运峰;孙发政;任涛;尹良冶;;两种胡枝子的经济性状及其生态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85年03期
5 李昌林,陈默君;胡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年07期
6 程子卿;;胡枝子栽培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7期
7 J.A.达克;C.F.里德;徐泽荣;;托叶胡枝子[J];草原与草坪;1986年04期
8 吴素琴,万力生,耿本仁,李小川,任学山,孙振华,王晖,陆经国,黄兆鸿,李莉;引种新西兰优良牧草草地普那菊苣试验总结[J];宁夏农林科技;2000年04期
9 阿拉塔,哈斯其其格,李敬忠,孙海莲,张喜彦;国外牧草及饲料作物引种试验[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4期
10 卢继武,郭仕明,黄明永;江淮地区旱稻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11 程东华,叶双峰,王运香;梨园白三叶生草栽培的效果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2年05期
12 高琼,陈晓阳,杜金友,李伟,郝霞;不同种和种源胡枝子的耐旱性差异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3 张启堂,李坤培,谈锋,陈定福,江家扬;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引种试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14 刘玉红,肖飚,袁昌定;红池坝牧草引种试验研究[J];草地学报;1997年02期
15 杨明爽;优良饲草资源——多花胡枝子[J];中国草食动物;1997年02期
16 李正民,舒惠玲,管业坤,樊水根,龚金平;宁牧3号狼尾草联合区域试验小结[J];四川草原;1998年03期
17 李华海;福鼎大白良种茶在陕南的引种效应[J];蚕桑茶叶通讯;2002年04期
18 舒秋萍,包兴国,刘生战,杨文玉,李全福;河西走廊农区优质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9期
19 祁旭升;玉米杂交种沈单10的引种试验结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3期
20 刘一;陇东旱塬地杂交油葵引种试验结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健;尤文忠;陆爱君;吴锈钢;赵杰;;胡枝子种—种源苗期生长和越冬的初步分析[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振雷;杨慧玲;黄振英;;黄河故道固沙植物胡枝子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龙会英;张德;金杰;刘金钊;;元谋干热河谷甘薯的引种试验初报[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4 陈晓阳;贾黎明;张志翔;沈应柏;;胡枝子饲料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惠;;果蔬型玉米紫香糯一号栽培技术[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6 闫晓玲;;优良牧草康巴早熟禾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7 魏华兵;钱晓山;黄美英;;赤壁市引种大西洋马铃薯的气候条件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8 彭正云;江崇焕;谭秀娟;;山东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技术[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银秀;;冬春气候异常导致小麦“豫教2号”结实障碍的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10 田伟;温春秀;谢晓亮;彭卫欣;刘铭;;不同丹参种质资源引种及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金友;胡枝子干旱胁迫下渗透物质变化以及外源基因Sac B对美丽胡枝子的遗传转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赵杨;二色胡枝子遗传多样性及胡枝子属种间亲缘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王平;半干旱地区禾—豆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琼;胡枝子不同种和种源耐旱、耐寒性变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李莉;兴安胡枝子发芽及生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丽丽;两种无芒雀麦对旱盐逆境胁迫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4 施伟文;江苏茶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和筛选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翠英;甜、糯等特用玉米引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宋福春;胡枝子群落结构及刈割对其营养成分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刘克菊;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8 游小妹;引种茶树新品种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刘奇华;引进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品质的分析与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10 伊广灿;耐盐碱NyPa灌草生态适应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山;发展牧草正当时 选择品种更重要[N];中国特产报;2000年
2 记者 曹莉;种子用得少 苗儿长得壮[N];酒泉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