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兴成彬倪柏春徐君马成恩  
【摘要】:正伊春林区引种北美内陆地区的班克松已取得初步成功,第一代已成林,生长明显好于樟子松,且已正常开花结实,提供成熟的种子。从引种林分中按表型选出速生的优良单株,经过5年子代测定,班克松子代较其亲代更适应伊春林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造林成活率高,保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尤文忠,董健,云丽丽,陆爱君,刘梅;辽宁引种班克松优良家系的苗期试验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4年05期
2 徐海涛,宋晓东,张立英,徐树堂,高映寰;章古台沙地班克松引种试验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1997年02期
3 宋凤梅;班克松引种育苗试验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5年03期
4 李书靖,党宏忠,王芳,姜成英,冯克敏;黄松、班克松引种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5 黄国学,房成国,王辛琦;班克松优良家系苗期测定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6 张立功,满淑华,贾志元,姜学凤,李绍纯,李占秋;班克松种源试验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7 王继志,王西燕,赵国栋;班克松木材树脂道结构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8 时英;傅紫芰;;班克松(北美短叶松)[J];吉林林业科技;1984年04期
9 黄国学,迟长义,刘延君,郑丽欣,王承柱,钟传华;北美班克松播种育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4年04期
10 王西燕,王继志,赵国栋;班克松松脂化学组成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11 王伟,卫茂荣,姚立萍,庞志慧,杨蔚峰;草河口地区班克松引种试验效果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12 高科;引种班克松生长情况的调查[J];林业实用技术;1985年05期
13 王桂霞,郝陆真,李景涛,孙兆祥,郭建军,崔乐玖,杲承荣;班克松播种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14 ;班克松引种试验报告[J];吉林林业科技;1988年06期
15 王继志,陈晓波,刘喜仁,杨世祯,刘颖,杨喜林,王博;吉林省班克松种源选择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6 赵义发,宋卫东,田年军,刘学芝,胡桂艳,曹长青,张焕良,贾世昌,刘秀珍,刘德;班克松种子林改造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97年02期
17 阎振武;张忠春;马智荣;;对美国班克松引种的试验[J];种子世界;1989年04期
18 曲宾;刘丹;王萍;;班克松生长发育研究[J];中国林业;2008年23期
19 时英;高一林;吴为群;叶振寰;郭石林;谢振东;;班克松引种试验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87年02期
20 王桂霞,李景涛,郭建军,杲承荣,郝陆真,崔乐玖;班克松播种育苗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成彬;倪柏春;徐君;马成恩;;班克松引种选优与子代测定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2 龚月桦;高俊凤;;美国黄松、班克松和油松的的抗寒性比较[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郑仁华;林捷;曾粼祥;林心和;吕超爱;;老杉木基因资源保存及遗传品质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4 罗建勋;王国良;辜云杰;文吉富;蒲春林;钱伟;;杉木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5 李军;李悦;李国锋;吴理安;秦采风;;日本落叶松高级种子园营建及优良无性系选择利用[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6 毛玉琪;张景林;刘录;王福森;张海萍;袁立达;;樟子松初级种子园子代测定及早期增益研究[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1991年
7 张愈礼;刘厚伦;;马尾松第一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8 童春发;施季森;;林木半同胞子代测定遗传模型分析及软件“HalfsibSS 1.0”[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梁;张勰;吴建辉;方杨辉;徐德志;杨立伟;;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测定结果分析[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龚月桦;刘迎洲;孙群;;四种国外引种松树的抗寒性鉴定及其机理研究[A];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章旗;马尾松材性与产脂性状遗传改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俊冬;高双酯碱三尖杉优树选择及苗期子代测定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2 郝明灼;银杏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张颖;伊春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胡彦师;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再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5 张勰;杉木红心材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王建伟;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娟娟;油松优树子代测定及综合选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徐梁;杉木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于振群;苦楝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与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毛桃;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生长和材质的遗传分析及联合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强;伊春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N];工人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仉庆华;构建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林区[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3 齐联;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4 李景才;力争3年全部实现就业脱贫[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春霞;“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N];中国妇女报;2010年
6 经纬;壮哉,走出国门的伊春人[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记者 仉庆华;伊春开始实施天保二期工程[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8 刘喜和;加快林权改革和经济转型是伊春林区经济发展和振兴的必由之路[N];伊春日报;2011年
9 经纬;走出国门的伊春人[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10 许兆君;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绿色伊春[N];黑龙江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