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愈礼刘厚伦  
【摘要】:在10年生的马尾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中进行优良家系、优良单株的联合选择,结果表明第一轮回选择效益明显.其中混合选择的材积遗传增益为3.81%;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为13.4%,在优良家系内选择优良单株的遗传增益为10.95%,所选的12株优良单株可以营建第一代半种子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含国;张磊;李雪峰;袁桂华;潘本立;周显昌;;长白落叶松优树选择效果的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2 杨开泰;;赤桉初选优树的子代测定[J];桉树科技;1981年02期
3 ;贵州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会议在贵阳召开[J];贵州林业科技;1982年04期
4 邱文金,洪永辉;马尾松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3年03期
5 张愈礼;刘厚伦;;马尾松第一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2年01期
6 白根本,陈天华,王章荣;关于马尾松综合评分法选优标准研究的补充[J];林业实用技术;1991年10期
7 ;马尾松高产脂力类型选育之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88年06期
8 李春民;李万德;章承林;;马尾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J];湖北生物生态职业技术学院院刊;2003年01期
9 刘月蓉;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全同胞子代产脂力测定[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提高马尾松嫁接株生长势的探讨[J];贵州林业科技;1981年02期
11 马骥;云南松林木的改良计划——二、林木改良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12 江西省马尾松地理种源科技协作组;;马尾松种源试验苗期阶段报告[J];江西林业科技;1982年01期
13 夏自谦;朱亭林区主要造林树种经济效果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1988年01期
14 周显昌;韩英华;康迎昆;袁桂华;党常顺;李希才;谢运海;王福德;温爱亭;;红皮云杉半同胞优良家系初步选择[J];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15 胡集瑞;;马尾松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J];林业勘察设计;2008年01期
16 林文启,康文芳;杉、松混交促进杉木生长[J];福建林业科技;1975年06期
17 ;葵花松木材物理方学性质研究报告[J];贵州林业科技;1977年03期
18 福建省混交林调查组;;闽南丘陵地区杉松混交林的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1979年02期
19 江慕煖;;飞机播种造林现场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1979年01期
20 肖光球;;马尾松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196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愈礼;刘厚伦;;马尾松第一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2 《全国马尾松种子园建立技术》研究协作组;王章荣;陈天华;;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建立技术的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3 陈天华;王章荣;;马尾松的遗传变异与改良策略[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4 黄敏仁;许农;陈道明;陈天华;;马尾松群体DNA含量的变异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5 王章荣;陈天华;周志春;卓天赐;;马尾松四年生树高生长量的遗传力[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6 曾平安;龚毅红;石大兴;王米力;;马尾松成花能量物质分析初步[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7 曾令海;;马尾松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培育和遗传改良发展方向[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8 王玉荣;李爱民;吴鸿;;马尾松雌雄球果发生与发育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梁一池;邢建宏;刘希华;;福建省马尾松遗传改良进展及后续育种策略[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赖焕林;王章荣;陈天华;;马尾松交配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孔庶;马尾松扦插繁殖与矿质营养的生理遗传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6年
2 王猛;马尾松抑制消减文库的构建及抗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志春;马尾松优质纸材选择及其生态遗传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
4 涂登云;马尾松板材干燥应力模型及应变连续测量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李爱民;马尾松树脂道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宫晓芳;马尾松树木力学建模及在冰雪荷载下应力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雷静品;三峡库区马尾松、柏木林木生长及健康经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肖忠平;超临界CO_2流体改善木材渗透性及夹带物物理表征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张秀娟;亚热带常绿叶林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宇;三种针叶树种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琼;一二代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2 蒋建;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3 朱光玉;杉木与马尾松地位指数互导模型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翔凤;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病主要生物因子的效应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张咏祀;恩施州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鲁国华;马尾松、黑松树干内真菌种类及其变化[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林存炎;沿海马尾松相思次生林优势种群生态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蔡娟娟;利用SSR标记和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遗传图谱[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兰拓;马尾松木材干燥过程中有机挥发物释放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李炟;马尾松SSR引物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陈长帮;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质资源库被列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N];福建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唐萍 记者 谈洁;南林大校友要给社会建“环境银行”[N];南京日报;2008年
3 张晓斐;马尾松盆景栽培要点有哪些?[N];中国花卉报;2009年
4 省林科院研究员 唐效蓉;马尾松育苗技术[N];湖南科技报;2011年
5 记者 焦玉海 通讯员 黄海;五一林场探寻马尾松良种秘密[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6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姥山马尾松种质保存居全国首位[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省退耕办;马尾松+楠竹混交林[N];湖南科技报;2002年
8 刘少羡;灌塘山下一群林科人[N];广东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莫志强 通讯员 黄钦周 钟萍秀 陈长帮;跻身“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N];闽西日报;2010年
10 少雄 侯峰;九龙江畔的绿色华章[N];闽西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