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马尾松群体DNA含量的变异研究

黄敏仁  许农  陈道明  陈天华  
【摘要】:正显微光度技术是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单个细胞组分含量的一种方法。细胞显微光度技术的发展,否定了过去所认为的高等生物体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说法。许多研究表明,高等动,植物体的细胞核DNA含量在种间和种内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Miksche(1967)报道了13个针叶树种间的核DNA含量的差异为3.4倍。其它一些报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江西省马尾松地理种源科技协作组;;马尾松种源试验苗期阶段报告[J];江西林业科技;1982年01期
2 夏自谦;朱亭林区主要造林树种经济效果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1988年01期
3 胡集瑞;;马尾松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J];林业勘察设计;2008年01期
4 林文启,康文芳;杉、松混交促进杉木生长[J];福建林业科技;1975年06期
5 ;葵花松木材物理方学性质研究报告[J];贵州林业科技;1977年03期
6 福建省混交林调查组;;闽南丘陵地区杉松混交林的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1979年02期
7 江慕煖;;飞机播种造林现场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1979年01期
8 肖光球;;马尾松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1966年01期
9 ;贵州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会议在贵阳召开[J];贵州林业科技;1982年04期
10 张明新;衡长钧;司成彬;姚顺祥;;马尾松地位指数表的编制[J];陕西林业科技;1982年03期
11 有明清;;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强度及合理保留株数[J];湖北林业科技;1983年03期
12 姚光裕;;马尾松松根木片制浆造纸性能试验研究通过鉴定[J];林业科技开发;1988年03期
13 吴鹊兴,黄祖清,吴霖,吴佐柱,黄敬忠;人工促进马尾松天然更新技术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S1期
14 洪信谱;高方彬;庄尔奇;刘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方法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15 张水生;;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1年02期
16 杨梅;不同强度人为干扰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17 胡和元;刘和元;蒋建平;胡海峰;;松树上松材线虫的镜检观察与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18 林家捷;;马尾松不同定植穴造林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19 余向军;;新松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湖南林业;2008年10期
20 李永红;;松杉混交林的营造[J];湖南林业;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敏仁;许农;陈道明;陈天华;;马尾松群体DNA含量的变异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2 曾平安;龚毅红;石大兴;王米力;;马尾松成花能量物质分析初步[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3 《全国马尾松种子园建立技术》研究协作组;王章荣;陈天华;;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建立技术的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4 王玉荣;李爱民;吴鸿;;马尾松雌雄球果发生与发育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陈天华;王章荣;;马尾松的遗传变异与改良策略[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6 赖焕林;王章荣;陈天华;;马尾松交配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7 王培蒂;秦国峰;;马尾松胚胎发育的观察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8 ;四川马尾松优树资源区划[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9 季孔庶;毛桃;;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生长和材质的遗传分析及联合选择[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志春;;环境变化中应用林木良种的生态遗传学问题:以马尾松为例说明[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孔庶;马尾松扦插繁殖与矿质营养的生理遗传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6年
2 王猛;马尾松抑制消减文库的构建及抗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志春;马尾松优质纸材选择及其生态遗传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
4 涂登云;马尾松板材干燥应力模型及应变连续测量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李爱民;马尾松树脂道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宫晓芳;马尾松树木力学建模及在冰雪荷载下应力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雷静品;三峡库区马尾松、柏木林木生长及健康经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肖忠平;超临界CO_2流体改善木材渗透性及夹带物物理表征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张秀娟;亚热带常绿叶林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宇;三种针叶树种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琼;一二代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2 蒋建;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3 朱光玉;杉木与马尾松地位指数互导模型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翔凤;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病主要生物因子的效应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张咏祀;恩施州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鲁国华;马尾松、黑松树干内真菌种类及其变化[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林存炎;沿海马尾松相思次生林优势种群生态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蔡娟娟;利用SSR标记和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遗传图谱[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兰拓;马尾松木材干燥过程中有机挥发物释放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李炟;马尾松SSR引物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唐萍 记者 谈洁;南林大校友要给社会建“环境银行”[N];南京日报;2008年
2 张晓斐;马尾松盆景栽培要点有哪些?[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记者 焦玉海 通讯员 黄海;五一林场探寻马尾松良种秘密[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4 省林科院研究员 唐效蓉;马尾松育苗技术[N];湖南科技报;2011年
5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姥山马尾松种质保存居全国首位[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6 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陈长帮;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质资源库被列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N];福建日报;2010年
7 省退耕办;马尾松+楠竹混交林[N];湖南科技报;2002年
8 少雄 侯峰;九龙江畔的绿色华章[N];闽西日报;2008年
9 周冬梅 周星;抬头喜见千山绿[N];贵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王继云 周日东;溆浦县 筹资千万元绿化“三边”[N];湖南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