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模型
【摘要】: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问题,基于数量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多智能体管理与优化决策模型。模型中将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多个单元,分别建立智能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同类单元构成的区域适应性管理智能体和系统适应性管理智能体。除考虑气候变化、火灾、病虫害、人类破坏活动等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外,首次将适应性管理措施对生产力相关因子的作用纳入模型;同时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分散管理的现状,建立了动态双层优化决策模型。论文还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计算模型。
|
|
|
|
1 |
张俊;孙玉军;;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方法概述[J];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01期 |
2 |
许中旗;李文华;刘文忠;吴雪宾;;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3期 |
3 |
马长欣;刘建军;康博文;孙尚华;任军辉;;1999—2003年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10年06期 |
4 |
陈楚莹,张家武,周崇莲,郑鸿元;改善杉木人工林的林地质量和提高生产力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0年02期 |
5 |
林娜;;浅议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J];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02期 |
6 |
张旭东,薛明华,许军;安徽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格局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
7 |
杨昆;管东生;;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生态环境;2006年01期 |
8 |
王正周;;对生态林业的初步探讨[J];生态经济;1987年05期 |
9 |
迟国东;程道品;李铭;胡新添;;广西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年03期 |
10 |
段佩山;;火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1983年09期 |
11 |
项文化;黄志宏;闫文德;田大伦;雷丕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功能耦合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
12 |
李新平;朱金兆;常建国;;煤炭开采对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03期 |
13 |
徐萍;徐天蜀;;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储量估测方法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8年01期 |
14 |
王学理;;森林生态与森林虫害[J];吉林林业科技;1988年03期 |
15 |
聂道平;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J];林业科学研究;1991年04期 |
16 |
魏侠;;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J];国外林业;1994年02期 |
17 |
张庆贺;牛明德;;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叶性害虫[J];国外林业;1994年04期 |
18 |
罗菊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
19 |
;“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资金支撑体系的研究”通过鉴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0 |
范海兰,洪伟,吴承祯,宋萍,朱慧,兰思仁;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