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幕墙柱与大型平台连接节点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沈松  曹万林  王立长  张建伟  
【摘要】:根据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结构设计特点,为增强其幕墙柱与大型平台连接节点的变形能力,提出了一种软钢-铅耗能节点,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研究该新型耗能节点的工作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3个不同参数的该新型耗能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模型为原型。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研究表明,提出的软钢-铅耗能节点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可用做幕墙柱与大型平台的连接节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万山;杨德健;姚猛;;配筋页岩空心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9年04期
2 黄炳生;舒赣平;吕志涛;;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4期
3 李博;李瑞峰;白凤娟;;门式刚架梁柱端板斜放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2010年06期
4 李黎明;陈以一;李宁;蔡玉春;;外套管式冷弯方钢管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5 孙建伟;阎奇武;;框架-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0期
6 侯雪岩;董伟平;;底层为框架的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7 邓宗才;李建辉;王作虎;;粗合成纤维混凝土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杨刻亚;杨春梅;吴庆文;;GFRP管混凝土圆形管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冯海明;胡强;;隅撑-支撑框架结构在建筑抗震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9年06期
10 傅剑平;程思聪;黄宗瑜;方长建;张兰;马良璇;;钢管混凝土斜柱抗剪环-环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1 周广强;孙恒军;周德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2 薛伟辰;杨枫;苏旭霖;陆平;;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13 李斌;任利民;;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14 黄炳生;舒赣平;;低周反复荷载下两跨两层轻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6期
15 陈健;陈丽华;柳炳康;周安;;再生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6 李国强,方明霁,刘宜靖,陆烨;钢结构住宅体系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17 王铁成;张学辉;;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18 陈才华;王翠坤;孙慧中;;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4期
19 邓宗才;李朋远;;锈蚀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J];工程建设;2007年05期
20 曹万林;杨兴民;张建伟;常广勋;;带不同类型组合暗支撑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松;曹万林;王立长;张建伟;;幕墙柱与大型平台连接节点工作性能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2 林丹;李帼昌;;屈曲约束支撑的仿真模拟研究现状及对比分析[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崔大光;;劲性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建伟;曹万林;朱珩;董宏英;;再生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施卫星;朱伯龙;杨续义;;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简体与环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闵珍;孙伟民;郭樟根;綦佳杰;;钢筋混凝土-砌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闵珍;孙伟民;郭樟根;綦佳杰;;钢筋混凝土-砌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屠永清;涂远星;张贵林;;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崔正龙;大芳贺义喜;北迁政文;田中礼治;;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万林;常卫华;张建伟;赵长军;卢智成;;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明森;T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梁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选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施刚;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静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刘肖凡;箱形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秀丽;多层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
8 张雪松;翼缘狗骨式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马欣伯;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李金波;锈蚀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红霞;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匡祯斌;钢结构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胡波;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常广勋;长肢—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林芹;高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葛明兰;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王磊;开圆孔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夏琴;再生混凝土受弯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徐树全;钢框架梁柱铸钢件连接节点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杨兴民;带钢筋-型钢暗支撑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勇;新农村规划建设需注意房屋抗震性能[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钱铮;日本 建筑定期做“体检”[N];人民日报;2008年
3 陈进周;抗震型管材渐受业内关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甄书秀;房子如何防震备受关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陈熹熹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6 林佳;我省全面筛查建筑抗震性能[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7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8 记者 薛秀泓;我国首例整体钢结构抗震住宅落户青川[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上)[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徐建华;打造一个安全的家[N];中国质量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