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概率分析

王甲春  阎培渝  余红发  
【摘要】:利用概率的方法,确定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来评价混凝土结构的早龄期开裂的可能性大小,并在混凝土挡土墙工程中应用。计算结果表明,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都可评价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可能性大小,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概率分析为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提供了依据,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锡权;方秦;;混凝土本构描述的几个问题探讨[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许成祥,卢海林,李继祥;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3期
3 王原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J];江苏建材;2001年02期
4 周向东;浅谈混凝土夏季施工裂缝控制[J];江苏建材;2001年03期
5 江微微 ,程道广;混凝土结构特殊部位的浇筑方法[J];建筑工人;2004年02期
6 苏珑;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3期
7 沈跃君,王林尧;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析与处理[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杨怡;抗渗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应用[J];四川建筑;2005年04期
9 龚建勇;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J];石河子科技;2005年05期
10 马正道;现浇板裂缝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5年23期
11 郝彩云;高层剪力墙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要点[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年06期
12 谢旭辉;熊双安;;混凝土坡屋顶施工及渗漏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05年04期
13 黄钒;章文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和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2期
14 刘文明;耿丽君;;工程外观质量对主体结构的影响[J];发展;2006年10期
15 于红杰;张晓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其防护措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6 张立山;董艳英;苏幼坡;;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构造措施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7 王娜;邵英秀;;多层钢框架与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18 张俊;张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耐久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19 范艳坤;;浅谈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20 徐宏高;;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分析与防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甲春;阎培渝;余红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概率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2 胡宇啸;李永奇;;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巴恒静;张武满;;混凝土加速渗透试验与寿命预测[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邸小坛;周燕;陶里;王安坤;;混凝土结构诊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A];第十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金贤玉;钱在兹;;混凝土受高温作用的破坏机理[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6 时蓓玲;吴锋;;FRP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英明;石晶;李黎;尹麟;;厦门花园国际大酒店温差效应计算与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宝茹;王宏力;;让建筑“短命”的安全隐患综述[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王增春;陈栋;夏明耀;;大面积混凝土在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10 周哲;周玉奇;;常见混凝土缺陷原因及补救措施[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兴国;应力作用下碳钢在混凝土环境中的腐蚀与钝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伍颖;基于红外成像的混凝土结构完整性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周锡武;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孙绪杰;用巨型框架结构套建增层的房屋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娟霞;混凝土结构破坏机理的数值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刘猛;新型铅阻尼器与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齐锋;地铁车站纤维混凝土结构抗渗试验及阻裂防水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乔国富;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的电化学特征与监测传感器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陈月顺;钢筋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演化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耿东;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深度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纪胜敏;混凝土结构收缩应力计算与试验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代慧娟;大型火电厂主厂房混凝土结构温变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罗大明;深圳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颜允礼;基于环境作用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级划分[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敏杰;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高耐久性防护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路平;基于ANSYS的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聂文龙;iTECS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笔尖;混凝土结构缺陷的声波检测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健;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措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思一;浅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N];广东建设报;2000年
2 郭关朝 张洪滨;砼外保护至关重要涂料成膜首当其冲[N];中国建材报;2003年
3 徐有邻;我国混凝土结构规范中钢筋的优化选择[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冯海波;让建筑“长得”更坚固[N];广东科技报;2009年
5 ;新技术让高楼大厦安全挺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6 记者 胡宇芬;让高层建筑安全挺立[N];湖南日报;2010年
7 晓杨;钢构住宅迎来发展新契机[N];中华建筑报;2010年
8 曹玉芳;革新建筑模板支撑系统 谱写节能降耗新篇章[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刘涛 蔡蕾;北京南站站台雨棚结构设计及安装方案评析[N];中国建设报;2009年
10 记者 胡晓琳;我市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现场观摩活动[N];固原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