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了考虑桩侧土体非线性特征及桩-土界面可能滑移的桩与桩相互作用非线性分析模型,对桩周土体采用双曲线本构模型进行描述,形成桩-土体系刚度方程。将其应用于桩筏基础的分析计算中,算例说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
|
|
|
|
1 |
聂更新,陈枫;单桩轴向荷载沉降曲线广义剪切位移解析算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2 |
吕安军,吴明战,侯学渊;条基或筏基下桩基的优化设计[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8年01期 |
3 |
肖宏彬,钟辉虹,王永和;多层地基中桩的荷载传递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4 |
黄则伟;基于弹性解的可压缩单桩位移变形特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
5 |
周斌;张可能;刘翠莲;;水泥土搅拌桩剪应力微分方程的推导[J];山西建筑;2007年02期 |
6 |
李坤;史庆轩;;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非线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0期 |
7 |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基于剪切位移法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8 |
仇亮;朱宁;;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9期 |
9 |
张强;周德源;伍永飞;邹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纤维模型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8年01期 |
10 |
徐国林;张令心;;巨型钢框架结构的三维非线性分析模型[J];世界地震工程;2009年01期 |
11 |
钟闻华,刘松玉,张克恭;群桩基础特性研究与实例分析[J];建筑结构;2003年11期 |
12 |
蒋磊,戴金林;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计算[J];上海地质;2003年02期 |
13 |
汪梦甫;钢筋混凝土空间杆件精细非线性分析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
14 |
赵明华,张玲,李立新,杨明辉;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基于剪切位移法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
16 |
谢亚琼;刘丽;;剪力墙非线性分析模型比较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9期 |
17 |
朱杰江;郑琼;田堃;;非线性剪力墙单元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8 |
岑文静;钻孔桩桩端注浆对侧阻影响的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9 |
马克生;张晓菊;;多层土中的单桩沉降[J];工业建筑;2007年07期 |
20 |
宋彬彬;陈颖辉;王飞;;砼芯搅拌桩单桩沉降的简化计算[J];四川建筑;2007年05期 |
|